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7、18世纪时,印度社会存在着许多陈规陋习,寡妇自焚殉夫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当时,男人死后,他的遗孀不允许再结婚。遗孀要剃光自己的头发,并去所有的饰品,包括丈夫送给她的手镯、脚镯等。她只能躲在一旁为死去的丈夫哭泣,凄惨而无望地度过余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保山市发现了南诏、大理国到元代时期火葬墓碑,墓碑内容证明,阿吒力教在保山市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影响了保山市的历史文化以及今天的民俗。了解这些墓碑的内容,对滇西古代社会研究特别是古代宗教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因历朝历代的思想、文化、宗教等政策迥异,火葬在我国呈现兴衰起伏之势。满族入主中原后,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火葬形式,并制定了严厉的政策以禁止火葬。同治年间,杭嘉地区火葬一度蔚然成风,这引起了士人的声讨和统治阶级的禁严。然而,声讨和禁严并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根源在于:杭嘉地区人们火葬是为了植桑养蚕以图生计,生计与伦理之间,民众选择了生计。  相似文献   
4.
火葬俗称“火化”或“熟葬”,是一种最古老、流传范围较广泛的一种葬法。自80年代以来,在保山市域范围内发现了多处火葬墓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成为了解和研究保山历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徐惠萍 《收藏》2010,(5):29-31
2002年冬,云南禄丰县黑井镇派出所从当地农民手里收缴了一批火葬罐。这批火葬罐是当地农民在黑井镇石龙后山以挖地垒埂为名,将地深挖1.5至2.5米后挖出的。笔者在与朋友闲谈中,一知情人透露了这个情况,遂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随后与一位同事赶往黑井,发现现场已被挖得一片狼藉,黑井镇石龙村后山的山坡台地上有挖土的痕迹,地面上还有不少碎瓷片。  相似文献   
6.
王长启 《收藏界》2010,(8):65-66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征集了一批罐,从造型分析应为宋元时期的火葬罐。这些罐的造型基本相同,有盖,装饰手法皆采用堆贴、捏塑、刻划、彩绘等技法,现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奥运圣火并不是起源于人类对恩神普罗米修斯的纪念,而是起源于他们的祖先崇拜.随着古希腊社会的发展,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不仅产生了英雄崇拜与神氏崇拜,更产生了古希腊的各种竞技会.同样也是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最初对死者的火葬逐渐演化成了家族祭坛之火,氏族英雄的火祭与城邦各神灵的祭坛之为.于是火便完成了最初由民间百姓实用工具向神圣性的转化.奥林匹亚竞技会祭坛上的圣火最终便演化成了现代奥运圣火.  相似文献   
8.
顺荡古村     
"云龙八井"之一的顺荡,位于云龙县城石门以北70公里的江畔,隶属于白石镇,是一个依山傍水、树木掩映、屋舍俨然的白族村落,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张韶华 《寻根》2022,(1):112-117
元朝时期,火葬颇为流行.由于版图广袤、族群众多,元代的火葬风俗具有多元化色彩.这其中,有两个比较特别的现象:一是道士使用火葬;二是畏兀儿人效仿汉人,将骨灰包裹成人的模样.前者关乎火葬行用的人群,后者涉及死者骨灰的处理方式.两者在纷繁复杂的元代火葬风俗体系里处于边角的位置,但其存在也反映了元代火葬流行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