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玉彬  吕勤娟 《收藏》2007,(1):116-117
我国古代制作,使用玉璧历史悠久,先秦人认为玉璧是通天、付清在、礼天神器,将之列为“六器”“六瑞”之首。也有学者说璧像内饼,是供神或先祖享用的,汉代丧葬用玉之风甚盛,一些大中型墓葬中,玉璧几乎是必备的随葬品。  相似文献   
2.
从俄罗斯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到中国的赤蜂市兴隆沟遗址和朝阳市牛河梁遗址都存在的玉与人眼关系的情况,学者认为是“以玉示目”或“以块示目”习俗。本文对玉头、玉璧仿生原型试作探讨,笔者认为古人特别重视“目”窍器官,所以用玉示目,用璧仿眼。玉璧的中空部分酷像眼睛的瞳孔,玉璧形状酷像人的眼睛,所以古人造出了玉璧“眼睛”。  相似文献   
3.
陈锐 《收藏界》2011,(9):45-49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青花人物故事瓷笔筒"(图1),高16.1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径17.5厘米,敞口稍撇,中腰微束,底略外倾,造型优美。通体施白釉,器内光素无纹,内底有数处缩釉,器外壁绘青花人物故事图案,玉璧形外底边露胎,  相似文献   
4.
丁哲  李昊 《收藏界》2012,(12):50-54
古玉断代与辨伪,殊为专学,然其虽奥,并非常人所不可企及。一般说来,应以质料、工艺、器型、纹饰、沁蚀等五点为要,全面考察,综合运用。其中,纹饰乃进行断代鉴定的最重要依据。东周一代,诸侯称霸、列国争雄的局面带来了一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重要载体的玉器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制玉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6.
丁哲  李思雨 《收藏界》2013,(5):35-40
战国是玉璧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此期玉璧承袭了西周、春秋的风格特征,又有区别于传统的变革创新,在形制、纹饰和工艺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汉代形成玉璧发展的鼎盛局面提供了极好的范式和基础。战国玉璧素为收藏家所重,然当今市面所见,优劣不一,真  相似文献   
7.
张海军 《收藏界》2013,(6):28-33
玉,一个美好的字,它伴随着一个民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据考古发掘资料可知,中国人使用玉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们给玉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从古到今,不少人把它当作家传之宝或者定情之物,甚至认为是君子的象征。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着数千件玉器,年代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末民初,其中尤以战国两汉时期最为精美,而这  相似文献   
8.
(一)【公鸡断尾】宾孟外出游玩,见一只公鸡用嘴一根根啄掉自己尾巴上漂亮的羽毛,感到奇怪,便问侍者公鸡为何这样做。侍者答:"它是怕人们因喜欢其羽毛而将它杀死做祭祀用品。"(左丘明《左传》)【一目之罗】当鸟儿从天上飞下来觅食而被网扣住时,扣住鸟儿的只是网的一个洞眼。如果据此便认为用只有一个洞眼的网捕鸟就能成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634年,晋文公登上国君的宝座不久,就下令征伐曹国。晋军的铁蹄即将踏上曹国的土地时,晋文公重耳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也不许伤害他的族人,  相似文献   
10.
社科文摘     
人类出现之前就有酒酒的出现比文字的发明要早得多。最初的酒,人们称之为猿酒。古代林果遍野,猿猴将吃剩的果实随便扔在岩洞中,这些果实腐烂时糖分自然发酵,变成酒浆,形成天然的果子酒。看来在人类出现之前的类人猿阶段,距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