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简析王维诗中动静相对的意境美及其前后期的不同特点,探讨其表现人物主体的行为动作、动中有静、以静衬动的艺术特点,认为动态性在王维山水诗中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表现大自然田园山林的静美境界才是其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3.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很多基础知识要识记,有诸多能力要培养。语文备考有时又是单打独斗的,我们更多的是专题式的讲解,强调一课一得,知识的联系并不具体。有时我们的教学利于某方面知识、能力的把握,但却没有一个全局的掌控。可不可以把繁琐的知识简缩呢?能不能把枯燥的东西变得有些味道呢?是否可以尽可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效呢?我想,我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有一种组合  相似文献   
4.
据南朝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记载,重阳节登高、佩茱萸的习俗源于汉代"桓景避难"的传说。传说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有一次费长房对桓景说,某年九月初九有大灾,要他速速回家,告诉家人缝一些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系在臂上,然后登山饮菊花酒,这样才能躲过大祸。到了九月初九这一天,桓景按照师父的话做了,带着全家人登山,果然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5.
王维诗作为盛中唐之际诗风交替嬗变的标志与领军人物,其诗歌风格体现出遗世独立、不羁洒脱的旷达胸襟与超绝不俗的境界.王维后半生诗歌创作在对于佛家意境的寻求与襟怀的操守中逐渐转变成型,体现出清新而幽明的诗风,反映出他的"退避朝野"之志,体现出摩诘人生的志趣与追求之挚论,为盛中唐诗歌风格转移之范例与先觞.  相似文献   
6.
可爱的清江     
恩施山清水秀,那里是清江的源头。起伏的群山如条条巨龙,气势非凡,连绵逶迤,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一座座水电站尤如颗颗夜明珠镶嵌在高山峡谷之中。山上有绿树红花,娇艳欲滴,山间有水流潺潺,温润雅致。王维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谧与怡然,若在恩施也只能算是寻常之景,恩施现在已渐渐发展成为旅游名胜景点了。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自然景观,比如随风飘落的桂花,雨后墨绿茁壮的芭蕉,只要留心,处处皆是;由人创造的美好,却因难得而更加珍贵,比如王维诗中的意境,林格伦小说中的纯真。十年前,刚刚研究生毕业,作为青年教师,在学校组织安排的"导师带徒"活动中,我跟随石万鹏老师听了一个学期的  相似文献   
8.
新年快乐     
纵向1.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2.成语,指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3.指时光,又指流动的光彩。4.腐烂的木头,比喻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5.王维诗《山居秋暝》中"天气晚来秋"的前一句。6.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王维,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修养的诗人,有着丰厚广博的文化素养,生前还是后世都久享盛名,故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相似文献   
10.
王维诗与儒释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儒释道三修,三家人生哲学思想融注诗里行间。他是集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和禅师于一身的通才。其诗,天才妙悟,推重意境,神韵悠然。诗情、理趣、画意相融,胜境独造。诗歌表现形式众体兼备,且多精品。王维是开元诗坛声名超过李白和杜甫的核心人物。李白的豪放纵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情画意,共同构成盛唐诗坛最灿烂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