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9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巍巍的苍山脚下,美丽的洱海之滨,勤劳朴实的大理人民用甘甜的乳汁养育着一支能征善战,所向披靡的森林灭火专业部队,人们由衷地称他们是——苍山铁军。  相似文献   
2.
大理白族人民受内地先进的文化思想和建造技术的影响,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兼收并蓄,最终形成有白族特色的木雕艺术风格.如今,白族木雕艺术已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白族民间美术是在白族民间固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一种独特的创造,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了质朴的审美观念。而其中的甲马纸艺术是最具白族文化特色的一个门类.它所包涵的信仰心理和民俗观念,深刻反映出白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意识.对研究白族的思想史、宗教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这部分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4.
李婧楠 《兰台世界》2018,(12):14-18
云南白族地区是旅游胜地,其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开发,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视角,阐述白族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开发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论文认为,开发利用白族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培养传承人才、研发新产品和发展特色产业,对推进白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暗世界     
正A、暗语1在云南大地的一些角落,巫师曾经被公认为智者,他们比普通人多了一双眼睛、一双耳朵以及一张嘴巴。那些巫师,用古老的语言与仪式,缝合着人与天地人神间的裂痕。提到巫师,是很危险的,巫师似乎不是一个褒义的名字,而是充满争议的名词。而在我的文本中出现的"巫师",大多数是民间文化的承载者。我所在的那个乡间,物质方面一度很贫瘠,但那些巫师所传达给人们的言说,似  相似文献   
6.
白族称谓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定义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白族是一个崇尚礼仪、讲究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民族。对父母儿女、伯叔姑舅等都有详细的称谓语,接人待物都讲究合乎应有的称谓规矩,不能随便“喂喂”地喊。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化逐步在消亡,这是个让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白族化面临危机,白族语言会不会消失?白族风俗习惯会不会在开放中消失?白族研究会不会得到重视?作作在白族地区生活了四年多的外国学,对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白族     
白蔟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其它地区、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白语,但汉语自古以来也一直为白族所用。白族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故事还被改编成了戏剧上演。  相似文献   
9.
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代,洱海地区的人们已使用铜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时代和秦汉时期不断加深的民族音乐的发展,以及隋唐时代的衍变,元明时诞生了戏曲音乐形式“吹吹腔”,后又在清代出现“大本曲”说唱曲种。两个曲种在白族地区多年流行传唱。自1954年第一出大本曲剧《施善册入社》在大理上演后,文化部门将“吹吹腔”和“大本曲”合二为一,命名为“白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就旅游业在现代化中的功能来探讨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尤其是白族的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