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为唐朝第二代皇帝,629—649年在位,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李渊次子,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曾镇压农民起义和消灭封建割据势力,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皇子,继帝位。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度。  相似文献   
2.
唐代税制和财政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唐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全国编民大部流失,以征收人头税为主的租庸调制无法继续。经历数十年的摸索,从税人丁,经税资产,至税上地,最终确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合理体制,经宋至明、清而不改。唐前期全国财政由中央统一掌管和调拨。战乱中,全国各地普遍设置节度使。与此相适应,唐朝财政体制也也改为“上供”、“留使”、“留州”的三分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间虽有波折,但至文宗、宣宗时,编户增加,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食货志>所载租庸调及其数量一段文字,长期以来受到古今学者的怀疑和批评,清代学者辨之尤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分析考察,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