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1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性心理成熟与否事关个人一生的祸福,事关社会的安定和谐。我们的家长、学校、全社会,必须把青春期性教育视为人格教育的重要部分,帮助高中生把性人格化、审美化,引导正确的人生追求。作为拥有医师资格,教师资格、国家II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过来人,葛立慈老师认为,自己有义务为此尽绵薄之力。于是,走向成熟——一门以青春期性教育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在华东师大二附中开设起来。得益于这门课程的孩子们说:  相似文献   
2.
陈希 《辅导员》2015,(3):4-5
追问——德育实效性为何缺失?主持人语:早在2004年,国家就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公布的有关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官方纲领性文件。在我们具有了高度重视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问题意识的同时,也必须正视我们的教育现状。应当说,我们的教育现实不容乐观,德育工作还缺乏实效性。陈德文:“只教不育”,偏离教育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正>世间万物皆不出道术。道不正则术不明,术不明则道难行。道是道理、规律等形而上的概念,术是具体实现的手段、方法等。今日之教育,过于追求"术",把学科教学搞成了解题术—注重雕虫小技,而忘却教育教学之根本。这个"根",就是"道"。古语云:"术合于道,相得益彰;道术相离,各见其害。"可见,道与术只有合而为一,才能产生更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肖俊元  熊强 《湖北教育》2004,(19):23-25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活的乐趣。生活就是生命的亲历和体验,是理想对现实的不断超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价值追寻过程。  相似文献   
5.
《今日教育》2011,(4):46
早在19世纪初,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就提出要在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建设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两个世纪过去了,今天,当我们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时一样不能忽视德育心理对于实施有效育德的  相似文献   
6.
本来是“育人”的语文在今天已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它所承载的一些重要的功能,如文化积累、情感激发、思想锻造、艺术熏染、语言锤炼与表达等,在追逐“分数”的课堂中已基本丢失。站在学科育德的角度看,这是对人的精神成长的漠视,其核心是对民族精神及其培育的漠视。因此,本文试图从民族精神培育的角度寻找语文学科育德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肖晓莲 《今日教育》2007,(12S):53-53
在去几所中学听过音乐课后,我发现了当前音乐教育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即对理性音乐审美力培养的忽视以及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育德功能的弱化。  相似文献   
8.
张建 《教育革新》2007,(3):21-21
一、重视做人教育,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做人教育就是让学生在观念、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的品质修养得到提升,这就要求全体教师用关爱、鼓励、发现去唤醒学生积极地上进之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师》2011,(24):2-F0002
<正>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创建于1906年,学校在继承百年传统,开拓创新的教育改革中,学校按照"特色打品牌、质量拓效应、创新显活力"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研究促质量,研究求效益,研究创特色"科研兴校战略,坚  相似文献   
10.
朱淇 《教学与管理》2022,(33):15-18
“双减”背景下强调减负与增质并行的教学模式,建设创新型学校未来教育生态系统,为中小学生营造良好育德氛围。德育活动是学校关注的重点教育内容之一,从跨学科角度切入,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以获得学校各个学科教学以及活动对其的有力支持。探索“双减”背景下符合育德总目标的跨学科劳动教育开展形式以及课程设计实施,能够推动打造合理科学的以劳育德、跨学科育德的多元路径,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拥有新时代劳动观、多学科融合品质的有德性、有德行的青少年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