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400篇
科学研究   538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568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7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657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小舟 《精武》2006,(10):57-57
提起沈维德先生,看过1999年第11期《精武》的朋友一定会想起那个腰身柔软、红光满面的老者。我第一次见到沈维德先生的照片时,惊讶得“呀”了一声,不仅是折服,更是感叹,感叹先生的毅力,感叹先生的执著。很想见到沈维德老师,不仅想和他聊聊瑜伽,更想感受一下这位“瑜伽老人”朴实的魅力,从老人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拳如其人,拳法能反应一个人内在的东西。这一等就是七年。  相似文献   
2.
1954年4月12日,是官厅水库建设者们永远难忘的日子.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视察官厅水库距今已经48年了.在当时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时,他老人家以非凡魄力与才能处理各种国家大事,使新中国的各项事业在阵痛与新生中蒸蒸日上、捷报频传.百忙之中,他还关心着新中国建设着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毛主席对官厅水库的视察,给当地的人民群众和水库工程建设者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说起目前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和河北省怀来县境内的官厅水库,永定河上下游的人民深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容得长寿     
关邑 《健身科学》2008,(6):27-27
从前,有一个人和他的父亲一起耕作菜地。一年几次,他们会把蔬菜装满那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城市去卖。老人家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年轻人则个性急躁,野心勃勃。  相似文献   
4.
花香洒满径     
我认识这么一位长者,他在退休后不久,便被检查出患有恶疾。在手术之后,他的喉部被切除了,下颔留下一个小洞。在出院之后,他执意回到山里的老家定居。  相似文献   
5.
郭士勋 《老年教育》2006,(10):41-41
讲台上慷慨激昂,书桌旁循循善诱,校园里谈笑风生,生活中平易近人。澎湃的经济大潮中,依然固守着三尺讲台,用心血为莘莘学子铺设成才之路;退休后,又走进山东临沂市老年大学书法班,用智慧的火焰照亮银发学子的黄昏旅程。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毛玉坤老师。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的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已不是什么“严重老化”,而是两极分化。民办高校是靠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起家的,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离不开退休教师,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更好地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西侧的砖塔胡同,坐落着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元代万松老人塔。该塔是后人为纪念金元时期一代高僧万松老人而修建的墓塔。该塔经历代修葺,后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影重重、清风徐徐,让我们在对一代高僧大德的崇敬中重回历史,寻找万松老人的事迹与往昔。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10日,丽水日报社摄美部、瓯江特刊部6名记者,历时40天,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44个乡镇,对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对外出打工儿女的无限思念。同时在50多天的时间中,《瓯江特刊》用了6个整版对部分留守特困老人进行报道。报道一经推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时常拍摄一些新闻照片给一些报社,也由此认识了各地许多摄影记者。 前不久去了一趟外地,与当地的一名摄影记者共聚,那位记者朋友便作为东道主带我逛街,路上远远地看见有位老人将一块大石头从路中间搬到马路边,我那记者朋友觉得其中有新闻可以挖,就跑上前去仔细了解,原来方才有车子开过,掉下来一块大石头,这位年约六旬的老人担心这块大石头会成为交通安全隐患,便动手把那石头搬到路马路边。  相似文献   
10.
孝敬之道     
于丹 《全国新书目》2008,(11):28-29
《于丹〈论语〉感悟》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7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论语》是朴素和温暖的,它的朴素和温暖不仅在于那里面有天下大道之志,与此同时它还会指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