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行一 《收藏》2006,(5):82-83
郑振铎先生,以文会友,广交朋友,他以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博得尊敬,赢得友爱。一生结识了不少学术知友,比如与赵景深、张元济、夏鼐、顾廷龙、徐森玉、刘哲民、梁思永等著名学者都有深厚的友情。彼此以学术为纽带,结下了不解之缘,被学术界传为美谈。他与徐森玉先生的相知相交就是一个显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郑振铎先生抗战期间主持收购嘉业堂藏书的经过及郑先生对嘉业堂藏书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等人致旧中央图书馆的秘密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福康 《出版史料》2001,(1):87-100
1982年9月,我在北京图书馆特藏部查阅资料时,极其欣喜地发现了被装订成五大册、题为《木音》的二百七十多封郑振铎先生1940、1941年致张寿镛先生的信。研读之下,我首次知道了在任何文章中都还没有被人写到过的一个神圣的秘密组织的名称:“文献保存同志会”。当年,以郑振铎为中心的这个同志会,在祖国危亡关头,为了保卫中华民族的珍贵文献不被劫夺、外流和毁坏,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王超 《出版史料》2006,(2):93-95
郑振铎与三家出版社有几个小故事,鲜为人知。朴社被人提及,大多是与顾颉刚先生联系在一起的。顾先生曾经在《古史辨·自序》说过,“商务印书馆中固然待我并不苛刻,但我总觉得一天的主要时间为馆务牺牲掉了未免可惜。我不是教育家,并不应编教科书;馆中未尝许我作专门的研究,又如何教我作无本的著述”。“只希望著述上可以立足的人得终身于著述,不受资本家的压制,社会上的摧残”,“我们所近情的唯有纸笔,所以要在书籍一方面做事业”。也就有了顾先生竭尽心血创办与维持的朴社。但是,朴社最早的创办者却是郑振铎先生。在商务工作的时候,郑先生…  相似文献   
5.
“五卅”运动,我才过七周岁,许多见闻,至今谈起来还感到兴奋。那些日子,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呼吸到强烈的爱国反帝的空气,使我觉得这场运动也有我的一份。每天上学和回家,我得走宝山路,打商务印书馆门前经过。那儿沸沸扬扬,路边经常围着一圈一圈的人在听演讲。墙上贴满标语和漫画。漫画有写实的,如日本工头挥着大棒打  相似文献   
6.
文化老照片     
叶至善 《出版史料》2004,(4):F002-F002
父亲列名发起文学研究会,作文支持《小说月报》之革新,都由郑振铎先生通讯接头。1921年3月,父亲始访沈雁冰于其上海鸿兴坊寓所,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思路之精密与知识之广博,又得见其弟沈泽民先生,亦一强毅英挺之青年。闻说郑振铎先生亦已莅沪,乃相约于次日游半淞园,商量创刊《文学旬刊》,印行《文学研究会丛书》,并摄影留念。父亲站于右边,沈雁冰席地而坐于其前,郑振铎坐于中间, 旁一少年即沈泽民。  相似文献   
7.
作家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翻译家。郑振铎的散文,清新、委婉、细腻、翔实,切近生活,题材广泛。身边琐事,平时见闻,都是他创作的源头活水,这些信手拈来的素材,在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情趣和智慧理念后,便成为一篇篇鲜活的华章。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并自觉融入其中。在他的笔下,总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心情的律动和鲜活的新意,且历久不衰。读郑振铎的散文,就像面对面聆听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的娓娓叙述,让人备感亲切,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想:《猫》叙述的是作者郑振铎三次养猫的故事,三次养猫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断变化:快乐而辛酸;快乐而愤恨;可怜而悔恨。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  相似文献   
9.
博览卷     
《江苏教育》2012,(Z1):8
夕阳将下,微风吹衣,访得久觅方得之书,挟之而归,是一生一乐也!——郑振铎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浮生六记》里有这样一句话"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和本期博览卷的策划立意不谋而合。我们从近百篇的来稿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郑振铎先生收藏书实践活动分析、研究,指出其收藏书思想即:“凡于公私藏书处可借得者,予往往弃而不顾,予所亟极访求每见必收者,凡有二类:一为四库存目之书;一为四库未收之书。”他的收藏书思想对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