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重剑训练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着重论述了重剑中行动的“快”。打法的“狠”、攻击的“准”、意图的“变”,以及这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阶段训练周期中优秀重剑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击剑运动员阶段训练周期中Hb、CK、BU、T、C、WBC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指标变化趋势的相互关系.实验对象与方法:8名广东省男子重剑运动员,在阶段训练周期中不同阶段结束后次日早晨7:30~8:00抽取肘静脉血,进行各指标的测试.实验结果:Hb比赛前后有显著性变化(P<0.05);CK 8周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U无显著性变化;T4周后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皮质醇比赛前后有显著性变化(P<0.05).白细胞在整个训练期间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血红蛋白、睾酮随着运动负荷的递增而下降,随运动负荷的减少而回升,能准确反映训练负荷的变化曲线;肌酸激酶对肌肉的训练负荷较为敏感,在运动负荷突增时急剧升高,血尿素的变化不明显,这和影响它的因素较多有关;整个训练期出现3个运动性疲劳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击剑运动员备战大赛期间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血睾酮(T)、皮质醇(C)、白细胞(WBC)的变化规律;揭示3个剑种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专项特征.研究对象和方法:选择广东省男子击剑运动员共25人,运用酶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对不同训练阶段Hb、CK、BU、C、WBC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男子重剑Hb、T基础值最高,T和男子佩剑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子佩剑组CK在训练期的变化最为显著,和其他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赛后男子花剑组T值下降的幅度最为明显,和赛前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T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下降,睾酮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血红蛋白和血睾酮对男子重剑组训练负荷的反映最为敏感,表明重剑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要求较高;CK、C对男子佩剑组训练负荷较为敏感,佩剑项目对运动员爆发力的要求较高;花剑比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血尿素、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对山西省优秀女子重剑运动员夏季训练进行训练监控.从运动员生化指标的波动来看,大部分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良好,但部分运动员训练后不能及时恢复.女子重剑运动员不宜安排持续6周的专项训练.1号和2号队员,对现在的训练安排适应情况较好,但是年轻队员对训练适应差,运动后不能完全恢复.对年轻队员应适当调整训练强度,或施以更好的恢复手段.通过此研究,以期为女子重剑教练员及时调整训练负荷、避免运动员损伤、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重剑运动员赛前训练血乳酸的测试,评定不同训练手段对提高专项对抗能力的作用和效果,为教练员进行针对性训练、科学安排训练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击剑队重剑组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血乳酸指标对不同训练手段后的即刻、5min后的血乳酸值进行监测,并与全国比赛的有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个别课、条件对练、站桩练习、团体实战后即刻BLA与全国比赛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个人实战后即刻BLA与全国比赛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重剑运动员在发展ATP-CP系统供能能力基础上,应当重视糖酵解供能能力训练,尤其是一定量的最高乳酸训练;2)不同的训练手段重剑运动员所表现出的BLA结果各不相同;同一种训练手段,不同的运动员所表现出的BLA也有差异;3)个别课、条件对练、站桩练习、团体实战四种训练手段的运动强度较低,均不是提高重剑运动员赛前专项对抗能力的理想训练手段;4)个人实战训练手段中,在对手安排和比赛气氛的营造上,应使之更接近全国比赛,以满足比赛时对大强度负荷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何山 《乒乓世界》2014,(3):122-122
“金择洙”,虽以无冕之王而命名,却一直都是桧木发烧友的终极目标。同时,它也牢牢占据着蝴蝶乒乓球板价格的最高嶝限量版除外)。凭借着桧木独有的柔软细致,以及10mm厚度带来的巨大能量,造就了金择洙手感与杀伤力的最完美结合。重剑无锋,劈山裂石,就是金择洙杀伤力的最佳诠释。手上控制清晰透彻,犹如心灵与球在碰撞,每一丝震感,都能精准传递。  相似文献   
7.
对重剑刺手前置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海  李维仁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40-40,41
根据2002年和2003年全国击剑冠军赛重剑比赛的临场观察、技术统计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阐述了重剑刺手前置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女子重剑优秀运动员的进攻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进攻技术全面,直刺、击打刺和冲刺是共同使用的进攻技术;运动员进攻能力强,左利手运动员进攻技术成功率高。存在掌控进攻时机不果断,主动进攻常常被对手遏制等问题。建议:运动员要在运用进攻技术主动意识、判断能力加强训练;强化爆发力和掌控进攻时机的快速应变能力训练;注重改进个人特长技术,提高出剑速度和进攻技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技术统计、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女子重剑优秀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名优秀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各有优势,运动员要在攻防与反击的战术组合、进攻速度、掌控对手能力加强训练,提高进攻时机的控制能力和第二意图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击剑是斗智斗勇的技能项目,不但要求运动员有过硬的技术能力,更要有把全面灵活的战术应用到实战中的能力。冲刺技术在重剑比赛中运用得非常多,这是由重剑比赛的特点决定的。利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冲刺技术在实战中的作用和在实战中有此特有打法的运动员进行了简单的个案剖析。通过对冲刺技术的分析使我们更加了解击剑多变的战术,使中国击剑运动水平能够早日达到世界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