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新世纪的第一缕春风里,我们高兴地迎来了第十一届新闻函授中心开学。这里,我们代表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全体人员,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学员,并向你们致以新世纪的问候!  相似文献   
2.
国情教学的重要性早在 1971年召开的《国情与对外俄语教学专题讨论会》上就被提出。E·M·维列夏金和B·Г·科斯托马罗夫指出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来了解国情。这里所谈到的国情并非仅指这一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政治领域 ,而且还包括所学语言的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传统习惯等各个方面。掌握语言 ,重在应用。但由于各国的地理位置差异 ,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常常因为场合不适 ,用词不当而引起不快 ,甚至造成文化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 ,要求广大教学工…  相似文献   
3.
人间有真爱     
朱淑贤 《青年记者》2006,(21):27-27
节日存在的意义无非有二,一是提供休整放松的机会,二是让人有一个思想上的停顿,或纪念,或思考。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个暖融融的深秋,我们试图把一些关怀和思考传递给奔波在路上的同行。这是对记者故事的聆听,是与新同行的坦诚交流,是对新闻从业状况的关注,也是媒体人对专业自律、实践社会责任的思考。有喜悦,有忧虑,有痛苦,更有信心和勇气。记者节快乐!因为我们同行在新闻的路上!  相似文献   
4.
三八妇女节前夕,省档案局开展向全体离退休女同志送温暖活动,向她们转达了局领导和干部职工的亲切关怀和节日问候。慰问中,大家与老同志们拉家常,了解她们的离退休生活和爱好,并听取她们对局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老同志继续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同志们感谢组织给予她们的关怀和问候,表示将继续发挥余  相似文献   
5.
不同语言在不同化中的语用差异成为跨化交际中的障碍,从称呼用语、打招呼用语、礼貌用语、介绍、问候、寒暄及告别等方面分辨英、汉语的语用差异有利于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问候卡是我们表达问候、传递关怀的一种方式。我们常常会因为送出问候卡而喜悦.因为收到问候卡而温暖。教师节快到了.我们做一张别致的问候卡送给老师吧!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之友》2011,(1):88-89
亲爱的读者朋友:新年好!又将是一年开始。每一个年头岁尾,我都要检审自己。回望这一年走过的路,我总是在想:这一年中,我收获了什么?我经历了哪些?我遭遇了什么样的一些人?又演绎了怎样的一段人生?每一次的回眸.都让我感慨人生的种种不可预知,都让我为一次次偶然堆积而成的必然惊喜万分。  相似文献   
8.
王思羽 《成才之路》2011,(2):7-I0002
百语问候全世界对于热情、开朗的周由希而言,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的"外事"工作早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她就曾经运用自己7年内学会的百种语言问候全世界。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时,年仅9岁的周由希便在父亲的鼓励下做出极不平凡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每一节课给学生的第一感知。这时候学到的知识,记忆力超强。所以利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能让学生在十分活跃的气氛和轻松愉快的感觉中进入英语课堂,使学生敢于开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为教学做了必不可少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
大凡火车站、汽车站的候车厅里,一般都设有“问讯处”。但是,你注意了没有,“问讯处”大都成了“问询处”。《现代汉语词典》1522页“问”字下列有词条“问讯”而无词条“问询”。问讯的义项有三个:(1)询问。如问讯处。(2)问候。(3)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说打问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