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6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198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Jiangxi Provincial Museum stands at an island surrounded by Ganjiang River and Fuhe River of Nanchang, capital city of Jiang xi Province. To its north is Tengwang Tower, one of the three most famous ancient tower architectures of south China. The museum, with an area of 60 mu (approx. 400, 000 square meters), has a floor space of 35,000 square meters, including 13,000 square meters)or exhibition halls.  相似文献   
2.
1982年7月11日,在河南郑州商代城墙东南角外侧约45米的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新厂房基建中,一名青年工人在挖地基时,距地表约4.6米深时,铁锨碰到一件硬器,听到金属发出的清脆悦耳声音,意外发现一个长1.7米,宽1.62米、深0.9米而底部稍平的坑,坑内出土青铜器13件。其中7件由建筑工人先发现并取出,省物研究所和市博物馆接报后,派人火速赶往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全面发掘,在坑底部又发现6件青铜器,其中一件为饕餮乳钉纹青铜方鼎,口东足西横置在坑底的北半部。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殷墟文化时期的镶嵌绿松石方缶、钺与戈等兵器,这几件器物反映了殷墟文化时期镶嵌绿松石青铜器多为兵器、车马器等器类的特征。殷墟文化时期的绿松石镶嵌工艺既有精细、粗糙之别,也有等级高低之分。较高社会等级所使用的器物,其绿松石嵌片往往更为精制讲究。但绿松石镶嵌并不代表较高的社会等级,或者作为表达较高社会地位的必选物。这反映了镶嵌绿松石青铜器在中商文化之后已经失去礼器地位,绿松石成为青铜器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是一块古老的文明荟萃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夏为鬼方,商为沚国,春秋称屈邑,西汉名土军,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改为石楼至今.当地虽地处黄土高原一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山西省倒数第一,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可当地丰富的青铜器文物和大量地上文物遗址却向世人展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喻军 《兰台世界》2004,(5):42-43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标志或要素,学者们历来说法各异。摩尔根认为文明时代始于标音字母的出现和文字的使用。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那就是国家的产生。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指出:“现今学术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  相似文献   
6.
7.
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大部分字数不多,记事也很简洁,但也有部分铭文具备了人物对话和故事情节,使得整个文章增色不少,而更有详细记载周王新册命诸侯的铭文,既记叙了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又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家族观念的出现,又标志着一种新的历史意识的诞生。这些特点在昭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赵国青铜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青铜文化遗存分布地域主要在晋太原盆地、冀中南石家庄、邢台、邯郸地区及冀西北代地,这也正是赵国统治的中心地域。越国疆域从越襄子立国初具规模至武灵王时期空前扩大,号称“地方二千里”。上述地域始终是赵国统治的腹心地区,其所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存无疑是赵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也一定程度反映了赵国青铜文化的繁盛和广布。其主要内涵分为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产工具、杂器及青铜雕塑等类,其冶铸、装饰工艺和造型、纹饰艺术等方面居于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上的浮雕、半浮雕装饰纹样,凤鸟纹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商朝的人为什么要以鸟纹作为装饰?周朝又何以承袭商人之好呢?专家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种种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假想,但由于难以复原生活,拿不出有力证据,所以看法总难统一。  相似文献   
10.
“粉状锈”是青铜器特有的一种点蚀类腐蚀,其基本成分是碱式氯化铜,其中的氯离子一遇潮湿、弱酸性环境,不但会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个个白点,而且还会像恶性癌细胞一样,迅速扩散渗透到青铜器内部,慢慢“吃掉”青铜器,把珍贵文物变成粉末,同时“粉状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