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芜 《钓鱼》2007,(3X):19-20
钓铒称“四季”或分别标识春夏秋冬,对此钓手有两种认识,一种是按季节需要,和不同的比重来适应鱼口,一种是水温变化会影响鱼的嗅觉,要用不同气味的钓铒来刺激鱼的食欲。这在池塘的饲料中可以看出来:春鱼食碎屑,喂鱼用菜籽饼、麸皮、米糠;夏鱼什么都吃,包括酒糟、青饲料和沤过的碎玉米、麦粒等;秋鱼挑食,喜欢硬食、颗粒饲料以及未经水沤的碎玉米和麦粒;冬鱼很少吃食,基本不喂。  相似文献   
2.
漂浮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2):15-15
传统钓鱼两种打窝方式:诱饵湿水后捏团,打沉底窝;米糠、玉米皮轻,湿水后捏不成团,入水化散成漂浮窝。在喂青饲料的池塘钓草鱼、鳊鱼,上风撒一筐青草随风漂移,积聚在下风后钓草窝,也是漂浮窝。悬坠钓用商品饵讲究雾化,可是走水将悬浮的雾化窝推向下风,以致抛歪了或钩移到那个位置才有口,其实是漂浮饵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严实 《钓鱼》2010,(15):16-17
11.特效饵 随手取 鲤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然而野生、半野生环境下长大的鲤鱼因底摄沉积在淤泥中的腐烂食物,形成偏腥特点,而池塘养殖的鲤鱼吃惯了人工投喂的粮食类饲料,形成了偏香特点。不过有些池塘因季节不同,饲料是变化的,这样鲤鱼嗜腥还是喜香就不确定了。如江苏、浙江靠着太湖的池塘都是鲤、鲫、草、鳊、青混养,冬春喂饲料,夏秋喂青饲料和螺蛳,于是鲤鱼有了倾向,夏秋吃螺蛳,贪腥,冬春吃饲料,喜香。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农民的生产中,青饲切碎机的应用还极其广泛。比较普及的简易青饲料切碎机,就是用废铁回炉热轧的角铁点焊一个机架,配上一个劣质的电机,电机轴上安装一把切刀,切刀外面用不足1mm厚的铁皮或废旧铁皮点焊一个防护罩,含电机整机售价不足120元。该机价格低,年销量数十万台,不少个体户投入生产,已形成恶性价格竞争,偷工减料到了极限,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张之晔 《钓鱼》2008,(19):12-13
一方水土养一方鱼。这话有点不灵了。比如草鱼因食草而得名,可是北方受季节限制,草的生长期短,多用麦子、玉米喂鱼,投青饲料鱼反不知其为何物了。南饵北喂,北鱼南食,现代科学给鱼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套餐——颗粒饲料。淡水鱼不入海,一辈子不知海味为何物,可是钓饵里有了虾粉、鱼粉、海藻粉,青、草、鲤、鲫、鳊吃得不撒嘴。“芳其饵”在传统钓鱼中属雅玩,用蚯蚓、蛆是俗行,但雅俗之间少咸淡沟通。谁先发现了淡水鱼吃海味,没人考证,但日本人以海味入饵对我们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