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入世 ,首先是政府入世。政府要按照 WTO的要求 ,规范管理行为 ,调整管理职能 ,做到依法行政、透明行政、非歧视行政 ,并大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政府是最大的应对者,政府行为必然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和规范,因此,政府作为行政职权的行使者必须依法行政。加入WTO,我国政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思想观念、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都不适应入世的需要,所以,必须转变观念、减少干预,树立内外协调、服务、公开的观念,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时地进行立、改、废。同时,严格行政执法,不搞“暗箱操作”,并且,在行政争议解决方式上为当事人提供要求司法机关审查最终行政决定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A,以下简称《法案》)第766-768节(碳关税条款)的出台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争议。尽管WTO协议允许各成员采取措施"为保护人类的生命或健康,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但这些措施应为实现合法目标的必要措施,且实施中不得违反非歧视原则,也不能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否则就构成了贸易壁垒。碳关税条款以减缓气候变化进程、保护环境为目标,但实际并非实现该目标的必要措施,反而可能引致国际贸易争端,构建新的绿色贸易壁垒。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国民待遇是关贸总协定确定的一项义务,也是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原则的一种体现。我国以前“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并存的情形已越来越不适应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目前已到了调整的关键时期。但国民待遇政策的调整既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操之过急,重要的是应进一步搞好投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形式,绿色贸易壁垒给WTO基本原则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对WTO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及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的违背上。要应对这些挑战,有必要对WTO相关条款加以澄清、修补和完善,并协调WTO有关实体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国外的许多国际知名的企业在华投资,这时,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它们,是"超国民待遇"还是"国民待遇"?通过对"超国民待遇"现象的分析,我们强调: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具体的实施中,应按入世的基本原则,正确理解和落实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实现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分别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后,两岸四地的经贸关系既是一国国内不同关税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也是WTO成员之间的经贸关系。两岸四地要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可以选择自由贸易区模式。应明确的是,两岸四地之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区临时协定既是符合GATT第24条的成员之间的协定,也是受国际条约规范和调整的一国国内的法律安排。两岸四地将来可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新型的自由贸易区,其本质特征是由同属一个主权国家的不同WTO成员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8.
在WTO体制下,探寻一种模式,使其既不违反WTO非歧视原则,又能继续赋予中国两岸四地在贸易和投资活动中特殊优惠待遇。GATT第24条、GATS第5条之规定为两岸四地寻找这样的模式提供了法律可行性。基于两岸四地当前的关税状况及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模式应是既具合法性又具合理性的目标模式;而在中国内地与台湾之间也效仿CEPA进行类似的双边经贸一体化的制度性安排,应作为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单性教育一直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最高法院有多次机会可以禁止各州开办单性公立学校,但终未实施,只是对个别实施单性教育的公立学校进行审查,看它(们)是否给男生和女生提供了同等的教育机会.2004年3月联邦教育部颁布了"接受政府资助的非歧视性别分类教育项目或活动建议条款",为单性教育打开方便之门.美国现行的单性教育分为全单性教育和部分单性教育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等教育“非歧视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益的实现状况是衡量国民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法律保证个人不因性别、种族、肤色、宗教信仰以及所来自的国家而丧失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虽然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非歧视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其立法与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