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体育   1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元庄 《中华武术》2004,(10):24-25
1908年,我生于上海城的乡下,今静安寺的北面。当时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帝国主义的欺侮下,人民生活困苦。祖父母耕田,兼开小店,我才得以读书。  相似文献   
2.
刘习文 《武当》2007,(9):32-33
顾留馨先生所著《太极拳研究》,认为"宋书铭所练太极拳,实以杨式为基础,改成三十七个单练的式,任意错综连贯";亦有研究吴式太极拳的方家认为,"吴式太极拳源于宋氏太极拳"。笔者以为:宋拳不是杨拳,亦非吴拳;宋拳既独立存在,又互融于杨、吴式太极拳。  相似文献   
3.
昌沧 《中华武术》2007,(1):34-35
一、名师出高徒最近,我应祥富集团总裁王祥富先生之邀,来到了上海,参加他创办的"国际八卦会馆"开馆庆典。数日相处,了解更深。祥富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习练少林武功,先后师从我国著名武术家顾留馨、狄兆龙先生。提起祥富的这两位恩师,我和他们还是有缘的。顾留馨先生,与我相识多年,乃我尊崇的革命前辈。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他与战友们为营救爱国人士、著名的"七君子",而被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4.
魏坤梁 《武当》2005,(11):29-32
上世纪三十年代,唐豪先生断然否定传统太极拳源流观,破天荒提出太极拳是二、三百年前十七世纪明末清初时温县陈家沟一隐退老人陈王廷所创造的观点,其几乎唯一的证据是《陈氏家乘》所载陈王廷一首词中“闷来时造拳”这句词语。唐豪自言“予十余龄失学,考据一道,初未敢望”(见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140页),由于他古文基础低,看不懂全首词的整体意思,误将“造拳”理解为“创造拳术”,从而一口认定“太极拳为陈王廷所创造”。  相似文献   
5.
请江青带话给毛主席 1959年冬末,我因全运会时生病,正患感冒,体力未恢复.12月24日北京卫生部王春林来电,要我即去广州,江青在那里等我温习太极拳.此时,我正在大抓上海武术工作,公务繁重,我希望通过组织为好.王春林说:"早已通知了."  相似文献   
6.
苏州七日记     
20世纪三十年代,在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活跃着一批年轻的共产党人. 1936年11月.救国会七位民主人士因爱国有罪,先后被捕,拘押于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顾留馨时年28岁(属共青团系统,领导人陈国栋、吴雪之),奉组织之命,不畏强权,积极参与营救活动.后与顾准、雍文涛等编入同一党小组.  相似文献   
7.
王继振 《武当》2014,(4):14-15
褚桂亭与顾留馨两位先辈曾明确指出,太极拳定步推手是杨澄甫宗师来南方传授太极拳时定下来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于志钧 《武当》2007,(12):26-28
太极拳是谁发明的?这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大悬案。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唐豪投枪,说: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创造的。从此,一场太极拳源流之争,在武术界掀起。1959年,唐豪殁,顾留馨继之,1964年顾留馨以唐豪、顾留  相似文献   
9.
路迪民 《武当》2006,(8):29-31
我是跟赵斌老师学的杨式太极拳,但在太极拳史研究上,倒是顾留馨让我明白了许多。  相似文献   
10.
路迪民 《武当》2006,(7):30-33
在太极拳史的研究中,唐豪和顾留馨是两座神像,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可以说,任何真正的太极拳史研究,可以超过唐豪顾留馨,但不能越过唐豪顾留馨。然而,唐豪顾留馨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两个特殊时代———疑古思潮和极左思潮盛行的时代,他们之所以能在这两个潮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