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朱冬梅 《兰台世界》2016,(1):153-155
我国传统家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尤以"齐家"思想最为重要。中国传统家训中"以睦亲为上"的"齐家"思想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及勤俭持家等内容。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家训中"齐家"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鲜活的时代内容,不但有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昌盛。  相似文献   
3.
解释了"齐家"一词中"家"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的儒家很看重道德品质的修养,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尤其注重“修身”。他们认为,“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要治好家庭,先要治好自身,要治好国家,先要治好家庭.要使天下太平,先要治好国家。细察这一链条,我们不难看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首先要“修身”。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自然非常人所能及.而“修身”则是人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5.
万事万物,皆有其道。客家古邑(是指今广东省河源市所辖五县即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源城区等地域地理的范畴的统称,是秦设古龙川的一部分)家训中的言行举止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为官之道和交友齐家之道等"四道",堪称家训文化最值得称道的智慧之光。对于破解今日社会之道德滑坡、公德意识薄弱、美德式微等在社会快速转型和变迁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可谓用之恰逢其时,若加以科学继承、辩证扬弃、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必能实现今人"修、养、治、平"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6.
檀瑞林 《收藏》2008,(6):94-95
目前国内收藏传世齐家文化玉器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对其认识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都有。对一件事物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现象,说明关注的人多了,是什好事。  相似文献   
7.
戴应新 《收藏》2008,(6):88-95
本刊2008年1斯刊发戴应新先生《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一文,在玉器研究者及收藏者间引起了较大反响。有藏友打电话给编辑部,认为戴文对一批新见齐家文化玉器加以认定,值得赞扬。也有很多藏友打来电话或撰写文章,认为这批玉器的玉质、工艺都 有明显问题,纯属赝品,有的还指称其为近时兰州或甘肃某地所造。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本期我们推出“聚焦齐家文化玉器”专题,发表戴先生有关齐家文化玉器的另一篇文章《兰州齐家文化玉琮记述》;同时刊发陈国英、李江平、李焕三位先生《齐家文化玉器初探》一文,介绍出土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工艺、沁色等特征;以及檀瑞林先生《真假齐家文化玉器辨析》、刘继涛先生《质疑〈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二文,对戴文商榷、质疑。本刊提倡学术民主,鼓励不同意见的互相辩难。我们认为,这对净化收藏市场,规范收藏行为,提高鉴赏水平,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收藏》2008,(11):85-85
《收藏》2008年6期发表了檀瑞林《真假传世齐家文化玉器辨析》和刘继涛《质疑〈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二文,质疑《收藏》2008年1期戴应新先生《又见齐家文化玉器》。  相似文献   
9.
檀瑞林 《收藏》2009,(7):98-100
《收藏》志于2008年第6期推出了《聚焦齐家文化玉器》专题,刊出一组介绍齐家文化玉器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为开展齐家文化玉器的讨论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齐家文化玉器多方面的信息,这对齐家古玉收藏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问孝道》是一本师徒问答形式的图书。问道的是学生:怀朴、浮生、惊蛰、圆舒。解惑的是老师:国学应用智慧传播第一人、道行天下的亲身实践者——翟鸿燊。他号召以圣人智慧来修身、齐家、治企,百万人在现场聆听了他的开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