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5,(3):78-82
阐析仙游文庙最具特色的建筑装饰表现于石雕、砖雕和木雕等方面,重点以石雕、砖雕及木雕上的龙纹雕刻艺术表现形式,来探讨仙游文庙的装饰艺术特色,并指出保护文庙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国治 《收藏界》2011,(9):71-72
异彩纷呈的非行用品辽钱中,铜多银少,金者罕见。面为"应历通宝"钱文,背高浮雕全龙图纹的金钱,在辽钱中尚属首见。"应历通宝"金钱,外径22毫米,厚2.1毫米,其中浮雕高1毫米,重量4.2克。钱面规制,轮廓周正,字廓高挺,字口深峻。钱文隶书,右旋读,辽风彰显,时代气息十足。钱背是在凸出的台面上,按顺时针方向,  相似文献   
3.
龙是华夏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其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直接关系。传说龙是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之首。随后,演变成为皇权象征,以至于历代帝王都以「真龙天子」自居。随着历史变迁,演绎出不少龙的造型和纹饰,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便深...  相似文献   
4.
古方 《收藏》2012,(1):30-37
龙在中国百姓心目中是吉兆和智慧的象征,也是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被赋予了主宰风雨、载人升天、降临祥瑞等等神奇功能。在中国古代,龙还被引入到古天象学、命理学以及帝王政治等领域,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龙的形象实际上是古人综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想象而成的一种神物。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描绘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  相似文献   
5.
苏宏 《收藏界》2012,(3):91-96
龙在中国民间是神圣吉祥喜庆之物,是尊贵的象征。龙是我国民族传统十二生肖之一,排在第五位,与地支中的“辰”相对应。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能够腾云驾雾、登天潜水的通天灵兽,  相似文献   
6.
龙纹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龙的躯干相互交缠的纹饰。历经红山双龙首玉璜——甲骨文"虹"——青铜器交龙纹——汉画像石伏羲女娲像——二龙戏珠五个发展阶段。交龙纹包含着生殖信仰和避邪祈福两种涵义,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贺旭辉  杨峰涛 《收藏》2010,(3):59-61
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最崇拜的神物是龙,这往古文献中多有记载。古人认为,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略。于是,龙就具备了沟通天地,做天地间的桥梁和信使的能力,因此古代帝王君主以龙自比。西周虢国国君虢季也不例外,生前就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龙形(纹)玉器,死后随葬,后经考古发掘,这些玉器重见天日。现将虢季墓出土部分玉龙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伊尔汗国艺术中的龙纹呈现出多元文化共融的艺术特征,其中中国龙纹的影响尤甚。元朝与伊尔汗国之间政治层面的藩属关系,引发了外交、商贸等方面以及工匠的频繁互动。图像资料显示出中国龙纹对波斯龙纹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包括造型与文化内涵方面,这背后是伊尔汗国的君主借助视觉语言获得政治合法性与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天地的使者和王权的象征,也是民间喜爱的瑞兽。作为龙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龙纹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吉祥纹饰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汪曦曦 《收藏》2013,(15):52-56
鲁荒王朱檀是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第十子,为朱元璋与郭宁妃所生。史料记载朱檀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两个月就被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就藩兖州。朱檀喜爱文学,谦恭下士,颇得朱元璋喜爱。但他同时痴迷长生不老之术,终日焚炉炼丹,日日吞服,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导致双目失明,以至病入膏肓,不治身亡,时年仅18岁。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既恼怒,又悲伤,恼怒之余给了他一个恶谥——荒,因此朱檀谥号鲁荒王。朱檀死后,按照亲王礼制存今山东邹城城东北25里的九龙山南麓修建了陵寝(图1)。朱檀墓是明代亲王当中的第一座王陵,其建制和礼制为其他亲王陵所沿用,而且陵园与地面积最大,地宫距地表最深,出土随葬品丰富,因此被称为大明亲王第一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