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9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普通话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由语言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构成。 心理学理论对普通话教学的指导有两种表现,一是根据学生言语形成的特点,提供教学依据;二是 运用心理学研究的学习原理来提高普通话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教学与测试是一体两面的统一体,教学服务测试,测试指导教学。文章阐述了普通话教学如何为测试服务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逆序训练法。所谓逆序训练法就是以说话为突破点,辐射PSC的其他三个测试项,重点培训受试人普通话口语表迭能力。普通话教学为测试服务,但又不仅仅是服务于普通话水平测试本身。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和“教师口语”课程两者不是舍弃与保留的关系,而应该是水涨船高、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教师口语课的课时、教材、教法和教学重点进行调整,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江苏版)的创新性,即阐述了汉语轻声是独立调类,进一步论证了现代汉语五调之新说;同时,指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存在的一些学术问题,旨在与学术界同仁商榷,以期完善该书。  相似文献   
5.
方言的调查研究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普方古字音对照查询系统"以《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所录汉字为基准,建立了ACCESS数据库,并利用ASP语言设计了查询界面和查询结果显示界面。利用本系统,可以选择拼音、汉字、反切、韵摄、等呼、古声、古韵、古调、方声、方韵、方调、普声、普韵、普调等参数,通过网络进行任意或组合查询,使普、方、古之间的对比研究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机助人测"系统,经过几年的运行,发现其有利于节约测试时间,有利于测试员灵活掌握测试节奏,有利于学生测试状态的正常发挥和应试心理的调适;但也存在着测试过程中学生的应试节奏把握不太好,测试员的测试状态和测试水准难以均衡,测试题目和测试系统不够完善等弊端。  相似文献   
7.
方言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借用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依据方言与共同语之间存在的共同因素及对应关系,探讨方言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借用方法和意义,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言为桥梁高效率地进行普通话学习。  相似文献   
8.
"过渡语"是指介于地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逐渐向标准普通话过渡的言语系统,是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变体。也有人称之为"地方普通话"。过渡语显示出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错误和关键问题,所以,"过渡语"的研究对有效地提高方言区人们的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丽水地区过渡语语音普遍的问题的基础上,又分丽龙、松遂、青田、缙云四个次方言片,分析归纳了丽水地区各县、市"过渡语"语音方面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优秀师资,高职高专院校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将师范教育专业传统的"教师口语"课程调整为"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课程。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要紧紧围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相应地做出调整,教师也应在教学中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程思睿 《科教文汇》2020,(15):57-59
201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汉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基于这一更高要求,本次课改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基础理论教学,构建新教学框架,采用新型教学手段,最终达到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与测试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