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511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1135篇
综合类   53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身效应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体育活动兴趣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与效应。实验表明:对体育有明显兴趣的学生较对照组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负荷效应、身体素质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区体育服务概念与几个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尚缺乏稳定成熟的理论体系,实践中也难以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格局。对社区体育服务的概念、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福利性与经营性的关系、社会化与专业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国转型期的社区体育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与竞技运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都有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精英竞技运动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的基础是竞技运动在全社会的普及。传统的认识存在许多缺陷 ,导致在实践中产生很多偏差。讨论了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的异同 ,分析了西方国家管理与发展竞技运动的模式、中国发展竞技运动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说明了应如何理解所谓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 ,最后从 5个方面探讨了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近5年来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发生率及发生时期等进行了调查,找出了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及损伤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今后训练预防受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异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秋玲 《体育科技》2003,24(2):88-90
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概念、目的、手段、方法、内容、本质和运动负荷等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使体育工作者能更好地区别两者的异同点 ,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对体操运动员心理压力的调节应该适时地对其进行加压与减压。抗压训练是体操运动员压力调节的重要内容,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时时贯彻。体操运动员心理压力的调节要遵循三个原则,并且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酌情进行。  相似文献   
8.
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每次修改都会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和与之相对应的训练方法带来变革。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2001~2004年和2005~2008年的国际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的比较分析,探讨竞技健美操艺术分变化的特点,旨在为健美操的训练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院校新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武术专业更改为民族体育专业后,拓展了专业口径,扩大了知识面,但单科院校在扩大专业口径的同时,切不可丢掉专业的特色和失去专业水准,这是单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短时期内,本专业以武术为龙头、为主体的办学方针不可动摇.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养生两个专业方向,从开课之日起,就得解决师资、器材、场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受投资主体单一及竞赛制度的制约,各省市之间各自为政、封闭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效益较低。应该以国家“奥运战略”为目标,加强各省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作,以发挥比较优势并提升整体竞争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