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及一些实践经验,重点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科研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措施和事例详细论述了个性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晚明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引人注目的时期。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城市风尚发生剧变 ,传统礼教受到了极大挑战。这些变化冲击着当时的文艺思潮 ,使得晚明时期的书法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风格。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非同质化需求的普及成为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在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个性解放的今天,住宅设计作为建筑创作中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设计领域,非同质化设计思想的融入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学东  胡春  冯姗 《情报科学》2020,38(1):62-66
【目的/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撑,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 展意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仅存在共性的信息资源需求,也存在个性化的信息资源需求。【方法/过程】首先 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和企业价值链中存在的个性化信息资源需求,然后分别构建了产业链和企业价 值链上的信息资源数据集模型。最后,在个性化信息资源需求分析和信息资源数据集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两种模式:平台自助式信息服务模式和企业联盟信息推荐服务模 式。【结果/结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有助于满足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信息需求,有助于产 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综合性大学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优势,构建了人才教育培养的基本框架.探讨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教学体系。为促进综合性大学开办体育教育专业和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同时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改中创新教育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新教育”是一项教育政策,更是教育实践的要求。体育教改中,我们把创新视为抽象的“创新精神”,“创新政策”,却没有能从体育教学环境的营造、体育教师的在职提高和适应新的教改的业务培养、体育教材的改革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加以有效落实。为此,作者从3个方面分析了体育教改中的创新教育问题,即:“创新教育的实践性;体育创新教育的早期化;体育与人的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科技期刊特色的形成与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志理  龙江 《体育科技》2003,24(4):95-98
以《体育与科学》杂志为案例分析了体育科技期刊特色的形成与拓展 ,提出个性化是体育科技期刊形成特色的重要标志 ,进一步从编辑素养和栏目设置两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体育科技期刊个性化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志爱 《科教文汇》2014,(26):78-78
《红楼梦》自从问世那一天起,就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画面,还为我们刻画了性格各异,呼之欲出的几百个人物。在语言上,曹雪芹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丰富的营养,同时又以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作补充,构成《红楼梦》绚丽多姿、丰富藴藉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的办学应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是教育界普通认可的战略思想,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根本及法宝,所谓个性亦即与众不同的特色,其重要性本人认为可从创立品牌、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面向市场化、加强校企合作五个方面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妮娜·西蒙从参与的原则出发,建构了“参与式博物馆”的参与理论,强调从个性化到社交化的渐进式转变,同时探讨了参与的四种模式,即:贡献型、合作型、共同创造型与招待型,并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妮娜笔下的“参与式博物馆”是在“Web 2.0”大潮下勾勒的“博物馆2.0”蓝图,她希望更多的博物馆与文化机构能加入到参与式博物馆的阵营,重塑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提升博物馆的传播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