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4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健身模式中力量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量训练是老年人体育健身的重要问题,分析了力量锻炼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以及老年人加强力量素质的意义,阐述了不同肌肉力量指标对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作用,揭示了肌肉离心收缩在老年人力量锻炼中的优越性,旨在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测试方法,研究7~12岁阶段240名小学生膝关节伸肌最大等速肌力自然发育的年龄和性别特征.研究发现1)膝关节伸肌最大等速肌力的自然发育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年增长率为13.2 Nm;2)膝关节伸肌最大等速肌力的自然发育无明显性别差异;3)大腿围度的增长速度明显小于最大等速肌力,二者之间呈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地球辐射带的膨胀和收缩的范围:当地球从近日点运动到远日点时,地球辐射带向外膨胀;当地球从远日点运动到近日点时,地球辐射带向内收缩。其膨胀或收缩范围是:第一层辐射带大约为30m,第二层辐射带大约为80m。  相似文献   
4.
动态运动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动态运动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线性分析指标MPF和非线性分析指标Lempel-Ziv复杂度和近似熵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能够较好地运用于脊竖肌功能评价的sEMG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运动过程中,腰部脊竖肌sEMG信号的MPF和Lempel-Ziv复杂度均呈明显的线性规律下降;70%的受试者的近似熵呈先升后降型变化;以MPF下降来预测腰部脊竖肌功能水平的外部效度优于Lempel-Ziv复杂度。研究结果提示,sEMG信号的上述变化可能是神经肌肉系统自组织调节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起收缩的多种原因中着重探讨膨胀剂、粉煤灰、水灰比三因素对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掺量膨胀剂、粉煤灰以及变水灰比的混凝土试件,最后得出膨胀剂、粉煤灰、水灰比三因素对混凝土膨胀率及强度的影响,从而给出一个适合工程需要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6.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以气吸得深、支持感强、控制得力、声音流动感强的优越性为当今声乐教学中普遍采用。练习呼吸的方法有无声练习、有声练习、打嘟噜练习等。练习呼吸应注意站姿自然,采用口鼻同吸,不能吸得过分饱满,控制呼吸的力量要适当。  相似文献   
7.
利用Cybex-770等速肌力测试与康复系统,以150°/s、90°/s、60°/s 3种角速度对17名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腿髋关节进行等速向心收缩测试.获得了相应的等速向心收缩的相对峰力矩、相对总功、相对平均功率和峰力矩屈伸比的指标,并结合项目特点,力争为跳远训练提供更科学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了完善和探索新的、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利用Kislter测力台,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结合运动生理和生物力学知识,将一种新的负重振动力量训练法与超等长跳深练习法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采用两种训练方法训练的篮球运动员的自由纵跳(CMJ)、下肢快速力量指数和完成杠铃蹲起规定动作出现疲劳时间的测试分析,发现负重振动练习对发展运动员的下肢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较超等长跳深练习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主动肌肉收缩对缓解运动疲劳的作用,对人体的适当运动对缓解肌肉疲劳有一定的调节指导意义。传统的分析方法基于蛋白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于人体中蛋白质的详细分析和测试,推理出人体主动肌肉收缩对缓解疲劳的机理分析,但只是结果定性分析,没有详细描述机体的肌肉收缩详细过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肌肉收缩特性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了三种不同运动状态所造成的疲劳程度,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动训练下的训练特性与相应的主动肌肉收缩特性,并且调查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主动肌肉收缩下的运动疲劳缓解调节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主动肌肉收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动的疲劳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疲劳缓解调节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在逐渐降低,同时主动肌肉收缩的机理特性也在降低。结论:主动肌肉收缩对缓解运动疲劳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Cybex-NORM等速肌力测试系统,RSscan足底压力板测试系统对27名在校大学生(男15名,女12名)进行步向角测试,30°/s,120°/s两种角速度踝关节内收、外展的等动肌力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步态特点及内、外八字形成的肌力学机制.研究结果:(1)大学生青年步向角的正常范围为1~15°;(2)男性步向角均值约为11.4°,女性步向角均值约为4.7°,男女性别差异具显著性;(3)角速度为30°/s和120°/s的内收、外展峰力矩,内收、外展平均力矩以及外展内收力矩比值均显示男性大于女性,且有显著性差异;(4)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并非随着步向角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内、外八字步态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均小于正常步态;(5)30°/s和120°/s两种速度下,3种步态的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比都几近相等,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23岁左右青年大学生步向角的正常范围为1~15°,小于1°为内八字步态,大于15°为外八字步态;(2)步向角、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矩,外展内收肌力比均存在性别差异;(3)内、外八字不良步态形成的肌力学原因是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同时薄弱,而不是外展内收肌力发展失衡,深层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