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锻炼与针刺组合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针刺组(单纯针刺)和锻炼组(站桩与针刺组合),对其实验前后疼痛程度(VAS)、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及皮肤温度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组实验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锻炼组优于针刺组(P<0.05);MBPU降低(P<0.01),锻炼组优于针刺组(P<0.05);局部温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锻炼与针刺组合可以明显缓解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疼痛症状,降低局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提高皮肤温度;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坡、残积土层中边坡土钉墙支护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甲床放血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我院15例末节断指再植术病例,术中行吻合指动脉,术后行甲床放血治疗。结果 14例存活,1例坏死。结论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甲床放血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甲襞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观察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得出:急性低氧暴露后,(1)运动员安静时形态积分较高,运动后10min、15min的形态积分均比安静时明显降低(P<0.05);(2)运动后即刻的流态积分、总积分均显著高于安静时(P<0.05),运动后5min、10min及15min时,血流速逐渐加快,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积分值降低。  相似文献   
5.
人体甲皱微循环与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不同运动项目、运动水平、运动强度和一次练习前后,人体甲皱微循环的改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降雨入渗作用下排水钉的排水性能及其对土体渗流场的影响,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建立排水钉数值模型、定义流量函数模拟降雨入渗过程,分析排水钉排水量及土体中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排水钉排水量不断增大直至最大值,排水量处于最大值一段时间后,土体表面积水入渗完成,排水量开始大幅减小。 随着降雨入渗的发展,各监测点处体积含水率均达到土体饱和体积含水率,各处孔隙水压力值由负变正,降雨停止后,由于排水钉的排水作用,各处体积含水率均不断减小,最终,各监测点处体积含水率均小于初始状态,孔隙水压力值由正变负。 数值模拟结果能与室内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说明排水钉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可有效解决工程中降水的排出问题,能够为工程的排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一个基于Labview图像处理模块的微循环流速测量软件系统的构建,并提供了一种无须跟踪同一个血细胞来测量微循环血细胞流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远端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自锁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8~2005.12月,我们采用远端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8例.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19~65岁.平均36岁;其中肱骨上1/3骨折6例,中1/3骨折22例,下1/3骨折lO例;闭合伤36例,开放伤2例。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方法插入自锁钉,其中顺行插针法28例,逆行插针法10例,术后网状绷带固定2周。结果:随访25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1个月,伤13均Ⅰ期愈合,无骨折不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远端自锁髓内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推销交流论     
在研讨推销内涵的基础上,从交流性态的新角度探讨社会流中普遍存在的微循环现象即推销交流现象;尝试按性态将社会交流分成弱态交流、中态交流、强态交流和超强态交流等4种级态,明确定位推销交流为其中的第3级态;首次提出推销交流场的概念,初步给出了由4个交流效应模块构成的推销交流场的定性模型,并研究了它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Blood flow changes in response to exercise have been attributed, among other factors, to the effect of vasodilators factors on the microvasculature, suggesting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all blood vessels and conducting arteri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i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derived total haemoglobin ([tHb]) and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SmO2) signals and femoral artery blood flow in response to resistance exercise at fast- and slow-velocity muscle contraction. The study randomised crossover design included twelve participants. NIRS and blood flow measurements we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before, during, and 5 min after the exercise protocol.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b] reperfusion slope ([tHb]slope) and peak blood flow (BFpeak) after slow- and fast-velocity muscle contraction (r = 0.83, p = 0.0008 and r = 0.72, p = 0.0080,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SmO2 reperfusion slope (SmO2_slope) and BFpeak after both slow- and fast-velocity muscle contraction exercise (r = ?0.46, p = 0.1253 and r = 0.33, p = 0.2841,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IRS-derived [tHb] and Doppler ultrasound BF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of dynamic resistance exercise at both slow- and fast-velocity cont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