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采用测验法对20名激流回旋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及竞赛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类型分布为:灵活型、亚灵活型为10%;亚稳定型为16人,占总人数的80%;亚易扰型为10%;在认知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与水上运动常模组经t检验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t=6.601,p<0.01;t=7.557,p<0.01),躯体状态焦虑与水上运动常模组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t=0.244,p>0.05)。主要结论:激流回旋运动员神经类型,亚稳定型居多;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偏低,躯体状态焦虑适宜,状态自信心偏高;在责任感、抱负水平、应付困境能力得分较高,具备了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激流回旋竞技运动的奥运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刚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411-1413
在系统剖析国内外激流回旋项目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激流回旋竞技项目的发展进行战略研究.竞技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于空间意义上的数量增长及关系协调,也体现于时间维度上的不间断性,具有时空的协同性.世界激流回旋项目的竞技格局表现为"以欧洲为核心的四强领先与列强纷争",女子单人皮艇和男子双人划艇是我国激流回旋运动员北京奥运夺金的重点项目.要促进我国激流回旋竞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进一步加强和谐组织文化建设、训练与竞赛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培养、科技攻关与信息服务以及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综述、测量评价、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划艇激流回旋集训队阶段性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的有氧基础能力和无氧耐酸能力均显著提高,而综合技术能力提高不明显。表明该阶段的有氧基础能力训练和无氧耐酸能力训练的方向和方法正确,综合技术能力训练应在下个阶段的训练中加强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02-2004年对国家队23名运动员进行了损伤状况的检查统计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这个项目中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伤病.23例中有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其患病率13%.损伤的性别差异显著(P<0.05),男性比女性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5.
以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资格赛的14名国家激流回旋集训队划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从45项测试指标中遴选出反映该项目运动素质主要特征的5类素质指标,为激流回旋运动的训练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博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95-496
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激流回旋男子划艇运动员初级选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博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1):120-121
通过专家访谈法确定了激流回旋男子划艇项目初级选材指标,运用实验法对辽宁省7名男子划艇集训队员进行了检测,结果是身体形态与静水男子划艇相似,大多数运动员机能较好,基础运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然而训练后疲劳的消除是随之而来的更为重要的一步工作。本文结合激流回旋项目的运动生理代谢特点,运用运动营养学等相关知识,对于激流回旋运动员在训练期阶段的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的营养与补充进行相关研究探讨。使运动员身体得到较快恢复,为更好完成大运动量训练与建立有效训练负荷奠定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优秀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赛前集训血乳酸浓度监测来反映运动员常用训练手段训练强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针对灵敏因子、速度耐力因子与力量柔韧因子的训练手段的训练强度较低,而速度爆发力因子及腹肌因子的训练手段的训练强度适中。  相似文献   
10.
雅典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参赛资格分布客观反映了该项目"以欧洲为核心的四强领先与列强纷争"的世界竞技格局。在我国取得参赛资格的两个单项中,女子皮艇运动员有望进入前八名,而男子双人划艇面临的困难会更大。在组织赛前训练时,我们要以专项体能为主线进一步强化运动员的体能并贯彻始终,进一步提高运动员各项技术的精细化程度,着力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及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