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写作”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活动。千百年来,人类创作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对于“文学写作”这一复杂精神现象的理解和探求仍很肤浅。从“生命形式”这一独特角度,结合一些作家、作者的创作实践,从整体性、有机性、创造性等方面,探讨“文学写作”中的复杂思维活动,有助于对“文学写作”现象的新的思考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韩翃诗歌所表现出的“气骨顿衰”的现象。从道德层面看,韩诗存在着立意不高、近乎猥琐的情况;从情感层面来看,韩诗缺乏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早、晚季10多个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中~(32)P、~(14)C在分蘖的分布(%),并统计其分蘖数量与~(32)P、~(14)C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数杂交水稻的分蘖数量与~(32)P在分蘖的分布(%)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14)C也呈正的相关性;杂交水稻的生长势(苗高、苗重、根长、根重),普遍比亲本和“双桂36”好;光合强度和根的呼吸强度,除L301A×R29以外,其余均较高。还讨论了杂交水稻分蘖力,分蘖数量与谷粒产量的关系,以及~(32)P、~(14)C在分蘖分布(%)作为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武术套路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武术的精气神作为一种训练和表演的基础,一直对武术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传统中医中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在古老哲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对武术的文化进行探索,并对其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当下大学课堂的主要困境在于活力的缺乏。缺乏活力的课堂就是师生倦怠,情绪低落,认知迟钝的课堂。课堂缺乏活力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漠视了"两仪四维"的课堂主客体关系,以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应对多维的教师、学生与已知、未知之间的关系。大学活力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我参与,自我选择来实现自我。建构大学活力课堂需要创设"四自"课堂氛围、树立"三生"课堂理念、运用"二体"施教方式、贯穿"一对"课堂机制,从而赋予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6.
郑静 《科教文汇》2012,(13):121-122
本文认为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形式下,构建情感互动教学模式是外语教学的发展的必然,并分析了情感活动教学的内涵。在构建情感活动教学模式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本文提出以下三个重要原则:学生自主性原则、课堂活力原则和人文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7.
魏晋玄学似乎长时期处于被贬斥的地位,语文教育也鲜有大家。文章认为其对“自然”的推崇正是对“人性”的自觉。甚至可以说只有在魏晋时期,人性的光辉才显得如此耀眼,即便不少人为之付出了生命,但人性恰恰在重压下探出头来,显现出了独特的魅力。由漫长时期的关注“社会性人格”到关注“个性人格”的转变,是魏晋时期玄学给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浸润,这种“自由”与“个性”的张扬理应在今天的语文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弘扬。  相似文献   
8.
"风骨"释义     
刘勰《心雕龙》中提倡的“风骨”,实际是指章的气和力量,是刘勰对当时的风的一种要求。当“风骨”被作为一种审美理想而提倡时,它就成为一种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9.
陈毅元帅的战争诗词是20世纪生动形象的革命战争史,又是壮美深沉的民族精英心灵史:在审美上既重风骨,又富意境;在形式上古近体并重,且创作颇丰。陈毅其人品性高洁,风骨凛然,其诗亦然,是20世纪传统诗词当之无愧的大家。  相似文献   
10.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便开始了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如"问题小说"、小诗、散文和儿童文学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而"冰心体"的创造,则是她最杰出的贡献。"爱的哲学"的提出又使她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个性,最有特色的一位女性作家。但是,至今冰心的作品受到评论界充分关注的仍只是她20年代的作品,她三四十年代作品所体现出的一以贯之的对爱与美的追求及其艺术风格,却一直为研究者所忽略,这自然有碍于对冰心创作全貌的把握。本文拟以冰心三四十年代的生活为立足点,试图对她这一阶段的重要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精神及艺术风格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