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俄畅销期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场绿色变革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在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的同时,营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绿洲,是发展中国家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中心提高公民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3.
近些年,我国与俄罗斯在各方面的交流愈发深入,双方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合作发展关系,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面也越来越广。广播电台等媒体作为文化领域交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主要途径,对两国民众友好交流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黑龙江省、吉林省与俄罗斯接壤,是我国对俄交流的主要阵地。因此,本文将以黑龙江广播电台中俄节目交流和吉林广播电视台中俄节目交流为例,探讨广播电台对中俄交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俄友谊之旅”活动圆满结束了。回首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中俄友谊之旅”奔波、忙忙碌碌的日日夜夜和点点滴滴,我和俄语部以及项目工作小组的同事们感慨万千。我们曾经为最初的创意获得批准四处奔波,我们曾经为设计和确定采访路线而呕心沥血,我们曾经为争取俄通社-塔斯社  相似文献   
5.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无疑是2005年最具影响的重大军事新闻事件之一。中俄两国首次举行的这场不针对第三方、不涉及第三国利益,旨在深化政治互信,增进彼此友谊,加强两军在防务安全领域合作与协调的演习,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演习开始的前几个月,全球各大传媒就广为关注,竞相报道。不同的出发点,使他们对此次军事演习做出各自不同的释义。正面的、客观的报道有之,猜测的、不实的报道有之,更有甚者还以此为借口不怀好意地大肆鼓噪所谓“针对台海局面”、“中国威胁论”等奇谈怪论,一时间中俄联合军事演习被炒得沸沸扬扬。新闻…  相似文献   
6.
钱晓虎  谭洁 《军事记者》2005,(10):15-16
在我们看来,这次中俄联合军演宣传,《解放军报》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并取得良好效果,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和战士们离得最近、贴得最近。整个演习期间,前方报道组的记全都深入到了参演部队,和战士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冲锋。近距离、全方位、长时间地接触战士,不仅使报道的字变得更加自然、生动、活泼,更让我们感到了一名军事记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7.
中俄高等教育的考核评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政明 《教师》2011,(8):16-17
一、俄罗斯考试制度简介 俄罗斯大学每一学年分为两学期,每个学期有二十个学习周,其中十六周是教学,四周是考试。一般后四个星期为考试周(экзаменационнаясессия),分为夏考试周(летняясессия)和冬考试周(зимняясессия)。俄罗斯大学的考试制度丰富而严格,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第一个是"зачёт",  相似文献   
8.
2015年5月12日13时,李立三的夫人、中国俄罗斯语文学教母李莎(俄文名:伊丽莎白·帕夫洛芙娜·基什金娜)在京逝世,享年101岁.基什金娜是北京外国专家局的离休干部,曾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和李立三之间,有着一段感天动地的中俄爱情故事,见证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间悲欢.  相似文献   
9.
雨露 《文化交流》2016,(1):50-53
正作为中华民族和俄罗斯这两个伟大民族的杰出代表,鲁迅与列夫·托尔斯泰都是蜚声世界的文学大师。他们的人生有着将近30年的同时代岁月。两位文学大师的心灵、思想和作品,紧紧地连接着中俄两个民族的精神和命运。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我还年轻的话,我一定要去中国",可惜他未能成行。2015年10月13日,这位大文豪的心愿终于由他的玄孙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托尔  相似文献   
10.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新能源,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与风电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和风力发电控制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俄罗斯本国常规能源蓄能丰富,没有开发风力发电的需求,所以风力发电一直没有在俄罗斯得到应用,随着全球广泛应用并重视风能的利用研究,俄罗斯近年来也引进和研究各类风力发电项目,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