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义理法律思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法律思想为伦理法律思想,寓道德与法律为一体.朱熹则以经世致用的理念将新儒学的精髓贯彻于义理法律思想之中,寓政治、道德与法律为一体,较之于孔子法律思想更具有传承性、经世致用性、社会性与理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王弼的身世、学术传承,以及王弼所生活的时代特征,说明青年才俊王弼在魏晋玄学乃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王弼的传记材料,初步介绍王弼的三个重要哲学问题:(1)有无问题;(2)圣人有情无情问题;(3)“大衍义”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了解王弼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探讨王弼的重要著作之一《周易略例》,对该书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该书是了解王弼易学的纲领性材料,指明王弼易学的基本特征,并说明王弼对中国易学乃至中国哲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清人姚鼐说:“余尝谓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或称义理、考据、词章)姚鼐提及的“义理、考据、词章”三方面,是我近十余年潜心探究,乐此不疲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围绕着对近年出版的三部易学辞典的优劣评述,反映我国近几年来易学研究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熹注《四书》,既不象汉唐诸儒那样信古无疑,遵修旧文而鲜有创新,也不象一般宋儒那样蔑古轻经,空衍义理而学无根底,而是既继承传统训诂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融合了时代的精神,从而形成了他那独具风格的训诂学。长期以来,朱子的义理之学一直被看成是与传统训诂学无关的东西而遭到诋訾。实际上朱子的义理学是训诂学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训诂学深入向前发展的结果,朱子训诂名物或阐发义理皆有所本,不蹈空言,不加妄测;他以注疏治训诂,以训诂通义理,同时又能以义理明训诂,训诂义理两不废。  相似文献   
6.
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大学语文作为文哲学科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乃至国民人文素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文章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大学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一是要学生体悟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义理",以修炼完美人格;二是要推以及人,提高自己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把中国传统的"人文化成"的教育理念与当今的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有机结合,可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赵雪 《文化学刊》2015,(1):165-167
义理作为日本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项不言自明的准则,在人际关系交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人情则是对别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义理与人情是日本民族心理中矛盾的典型代表,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本文通过对日本民族双重性格中"义理"和"人情"的探讨和对"义理""人情"的分析,发觉日本民族性格中神秘的"美"。  相似文献   
8.
吴慎 《语文知识》2013,(1):141-142
北宋大儒程颐在吸取、借鉴前人《易》学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义理"解《易》,从而取得了重要《易》学成就,进而开创了"理学"思想体系。这部理学的经典著作对后世《易》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且自成系统。本文围绕《周易》这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作进行分析,阐明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陈怀信 《武当》2004,(12):30-31
两干多年来,有关“道”的本来面目,“道”的实义,诸子百家,各有界说,道家有道家的“道”,儒家有儒家的“道”,释家有释家的“道”,法家有法家的“道”……有众论各异处,有众说相叠处,实无一本之定论。要正确把握“道”这一范畴的实义,就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作三层解释。方可使“道”的实义,由含混而明确,拨开那遮掩的绸纱,看清楚“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