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申琦 《新闻爱好者》2005,(11):37-39
2005年5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正式实施,经过“改装”重组后的人民陪审员制度隆重登场。从理论意义来看,这项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在审判厅内会有手持红色合格证的人民陪审员,监督法官执法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民意对司法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民意与司法的关系应该是在保证司法独立的情况下,吸纳民意。吸纳民意应该以间接的方式实现,即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吸纳民意,通过增强立法的透明度表达民意,而不是由公众或媒体直接给予司法压力。  相似文献   
3.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扩大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弥补审判力量的不足,促进审判独立,保证司法公正。文章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立法沿革和作用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尚存在一些不足,需从立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14,(1):72-77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改革中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保障,简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定位和功能,分析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利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载体,去完善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探讨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利于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通过人民陪审员制度这种方式之一可以把司法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5.
人民陪审制是一项富有我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在体现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保证司法公正进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其产生和发展历史背景的独特性,笔者针对目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力求寻找出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谈到关于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情况时重点提到,要切实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7.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其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实施对人民陪审员在产生方式、任职资格、审理案件范围、权利、经费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与过去相比较人民陪审员制度有了长足的新发展,文章从《决定》颁布以前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缺陷;颁布以后在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意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对弘扬司法民主、实现司法公正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或非职业审判员参加刑事、民事案件审判的一种诉讼制度。在我国为体现司法民主将其称之为人民陪审员制度,它在司法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影响了它的广泛运用。在新一轮司法制度改革中,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陪审员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吸收非司法职业人员参加案件审判的现代陪审制度,体现公正、民主、自由等方面的价值.我国的陪审制度存在形式化、边缘化的实质,应当从陪审人员的选择、陪审案件的范围、陪审制度的运作程序与实效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法庭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它以其蕴含和体现的司法公正价值而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根本大法中予以确立 ,5 0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经过 5 0年的实践 ,我国陪审制度的效能未能真正发挥 ,以致在立法上出现弱化的倾向 ,不仅现行宪法未再将陪审制作为一项原则加以确立 ,使其失去了宪法地位 ,而且在《人民法院组织法》中也采用了灵活性规定 ,即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 ,是否实行陪审不再具有法律强制性 ,而是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自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