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0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出《张弁墓志》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北魏清河张氏家族的祖源记忆和发展状况,也是透视中古北方门阀士族制度的窗口。志主张弁与传世正史所载清河张氏在朝人物不同,他是在乡势力的代表,其世资门第仅为一般高门,系地方性的州郡姓望。张弁累仕州郡地方政府,迁转境遇远逊同宗在朝者,显现士族内部房支的竞争与分化,反映阀阅流品机制的原理。不过,作为乡里势力,张弁在扫灭叛乱、维护地方统治秩序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墓志的公布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空白,贯通了中古清河张氏家族演进史的线路,为北朝阀阅体制及家族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  相似文献   
2.
硬盘在使用前已经低级格式化如损坏应重做,并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并要及时对硬盘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红拂 《中华家教》2011,(3):44-45
前几天听姐姐抱怨她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我一下子想起了曾接触过的几个美国人,有父母,有孩子,就想讲一讲美国父母是如何要求孩子的——对孩子的要求,中、美家长大不同那天姐姐跟我抱怨她儿子:"我对他的要求已经低得不能  相似文献   
4.
西汉中后期的一批官僚已或多或少地具备了六朝门阀的某些政治、经济特征。由此,可论定西汉中后期是门阀士族的萌芽期。  相似文献   
5.
从小学晋升到初中后,许多感觉都怪怪的。玩得高兴,野性发作,抱住好友小艳亲热一下,忽然觉得周边静得出奇,小艳脸红得似血,暴怒反抗,并大叫:"变态啊——"放开她再看,除了老师捂着嘴偷笑之外,其他同学的表情和姿态全是"变态"观点的夸张解释——一个个都跟大人物似的,摇头叹气或一丝冷笑:这都谁教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发现在理想教育上老师们存在一种很不好的倾向:一些愤青式的老师在批判传统理想教育过于虚无的时候,把理想教育庸俗化、低级化、功利化了,甚至有些老师简单地认为,理想就是下一步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10-112
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盛行,仅此时期正史隐逸传中的隐士就有一百多位,再加上不在隐逸传但具隐逸行为的士人就更多了。他们的隐逸行为推动了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使隐逸风尚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色。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其中政治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舍生取义     
<正>(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改编)《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文人们编写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广泛反映了魏晋时期所谓的名士风流及士族阶层清谈放诞的风气,对后世笔记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  相似文献   
9.
王海虎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2):59-60,70
唐王朝建立之初,没落士族旧望不减,社会地位仍然很高,而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包括皇室在心理上不免有些自卑,唐太宗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迎合权贵,修撰了《氏族志》,顺应历史潮流。唐太宗修撰《氏族志》的过程中不乏有鲜明的改革精神。  相似文献   
10.
独孤氏是北周时期兴起的一个大族。其中以独孤信时期尤为显著。独孤信乃北周大司马太保并追封卫国公,是著名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三个女儿分别为周隋皇后。一门三后三代外戚,独孤之盛,自古未有。但之后却急遽衰落,到了隋末唐初,独孤家族开始在政坛上销声匿迹。中唐之后,虽独孤氏略有复兴,但已无法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本文就从根基不稳、军功不继、子嗣不茂、限制士族政策等方面来探析其由盛而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