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孔子是否修过《春秋》,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是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或修,如孟子、司马迁、班固、王充、臼寿彝、卫聚贤、苏渊雷等;一是认为孔子未曾写作或修过《春秋》,如王安石、钱玄同、顾颉刚、杨伯峻等。本认为孔子取鲁史旧,并劳采他国诸史,编次而成《春秋》。  相似文献   
2.
刘艳 《文学教育(上)》2011,(15):107-109
陆以恬《冷庐杂志》说:“文家操纵之策,太史公最为擅长。有以一句纵一句操而于一篇之中屡见之者……”本文选取了三例,都是文章中使用操纵之术的成功范例,我们来分析学习。  相似文献   
3.
异内外是《公羊》学的重要微言。不能仅仅从《春秋》笔法的角度认识异内外,而应该注重从异内外所包含的思想来理解《公羊》学的这一观念。由此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宝贵价值,在当代仍有诸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5,(3):4-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最有体系、刻载儒家经典最多、刊刻规模最大、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官方刊刻石经,为后世刊刻、抄录、校对儒经之标准。[古本之终今本之祖集儒经之大成]《开成石经》,唐代的官方刻经,由宰臣兼国子祭酒郑覃主持,大儒周墀、崔球、张次宗、温业、唐玄度等校订,为一时之选。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及《孝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对于灾异的解释,有变即有常。所谓"常",也就是一种儒家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种理想和信念,就能对于不完美的现实世界提出批评和指责。董仲舒则从公羊学中继承了褒贬之法。通过董仲舒的各种言论和行为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汉代,儒生操持了批评;论断现世世界的权力,而儒家的经典成为评断事物是非长短的依据。儒家为汉室的政治提供了合法性,可是也相对地把知识分子提升到与政权抗衡的地位。由此以后,汉代的知识分子脱离了役属的成分,建立了对政权进行褒贬和评判的信念和自觉。  相似文献   
6.
通过《谷梁传》十五则叙事文字与《左传》《公羊传》同题故事逐一比较可以发现,有谷梁氏优于左氏、公羊氏者,有三家各有千秋者,有谷梁氏不如二氏者.谷梁氏多数故事不如左氏,少数互有短长.谷梁氏叙事与公羊氏相差无几.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谷梁氏、公羊氏是经学家,重在解释《春秋》经义,故事只是为释义的补充而已,因而忽视叙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左氏是史学家兼史传文学家,长于叙事,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和情节的完整性,解释《春秋》经义只是偶尔为之.  相似文献   
7.
陈根远 《收藏》2014,(11):107-110
清代考据学家丁溶有言:"字皆石经之字,句皆石经之句,读经而不读石经,饮水而忘其源。"(丁溶:《唐石经校文序》)这其中的“石经”指的是唐石经,即《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4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无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  相似文献   
8.
《春秋公羊传》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典籍,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当是先秦至西汉初的公羊氏子孙及沈子等一批儒生,成书年代当由口耳相传,至汉景帝初年写成定书;流传过程乃成书后,经与《谷梁传》《左传》的地位论战,两败俱伤,渐至衰微,至清代重受重视;其特点是重在释经(以《春秋》为经),对中国历代的政治、文化产...  相似文献   
9.
《出版视野》2010,(2):40-40
经部——儒学经典 重要书目如: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札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相似文献   
10.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家传《春秋》侧重点各有不同,宋朱熹《朱子语类》中说:“《左传》是史家,《公》、《谷》是经学。史学者记得事却详,于道理上便差;经学者于义理上有功,然记事多误。”宋叶梦得《春秋传序》也说:“《左传》传事不传经,是以详于史而事未必实;《公羊》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而义未必当。”既是历史著作,必定重在记述历史事实,讲究叙述历史事件和描写历史人物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