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国家队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国家队管理模式种类较多,其中集体领导方式占多数,但不同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有一定差异,不同管理模式也存在各自的优劣势.对不同项目队的分析表明,模式选择受多因素影响,尤其与运动队权威领导的个人素质和项目特点有关.因此不同项目国家队管理模式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建议多数国家队要采取队委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特殊项目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但不同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不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通过上下共向努力和报刊社内外监管力度的加大,全国报刊审读工作较好地把握住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报刊审读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不足。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的校长职务先后经历了校务委员会制、初步的校长负责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革命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新时期的校长负责制等七次变动和改革。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主要有三种领导体制: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在这三种领导体制中,校长负责制以其特有的优势最终被确定为我国中小学内部现有的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能,极大地调动了校长的工作积极性,但是,这种领导体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校长负责制究竟是不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领导体制?还有那些方面需要得到改进?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迫切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校长负责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校长负责制是对过去长期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分工负责制的否定,是领导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它的确切含意应该是: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集体领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必然实行集体领导,强调集体领导的制度化,认为要实现集体领导,必须做到集体联系群众、集体领导有一个核心、明确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的辩证统一。邓小平认为实行集体领导的重大意义在于:有利于实现和加强党的正确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规范化、有利于培养、造就高水平的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7.
8.
关珂 《人才与科技》2003,(12):28-29
江泽民同志指出:“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发挥好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健全党委常委会的决策程序。凡属重大决策,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不允许个人说了算。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