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518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规则,体现了刑事诉讼保护人权的价值目标,如何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制下构建合理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更好的实现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关于刑事诉讼的相关理论也处于不断完善趋势,且带有鲜明的特色社会主义色彩。从刑事诉讼角度出发,我国在相关法学理论方面较为丰富,不断探索出较多适用于的各阶段发展中的理论,对进一步完善刑事法治可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从司法职权合理配置、刑事证据、程序正义、人权保障以及创新改革等理论着手,对刑事诉讼涉及的法学理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中存在国家与社会利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利益,被害人利益等多元利益关系,虽然这些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更多地呈现出多元利益的碰撞与冲突。走向平衡是当代司法的发展趋势,在刑事诉讼中表现为对多元利益的平衡保护。本文旨在论述通过刑事诉讼立法对制度和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实践中对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实现刑事诉讼中多元利益的平衡保护。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刑事诉讼程序违法的内涵及其存在的原因和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强调了重视刑事诉讼程序违法问题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公诉案件审判过程中,法官对控辩双方所提出的证据出现疑问,要休庭进行调查核实.此"调查权"是法官的"自向证明",是审判职权的积极运用.目前来看,法官该权力的行使有一定的必要性,是我国当前刑事诉讼模式的要求,实体公正的体现;但同时也要在调查目的、条件、时间、方式、手段等方面做严格限制,法官要明确此调查仅为裁判职权的例外,是在用尽庭上调查证据的一切手段后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证明责任规范的本质是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是经证明责任规范的指示后是不适用实体规范,还是根据证明责任规范直接作出裁判。“不适用规范说”具有特定的优越性,对解决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证据按证明方法的的不同 ,区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在许多复杂的案件中 ,往往是从搜集间接证据着手 ,尔后才取得直接证据。本文概括了间接证据的优点及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运用间接证据这一规则 ,使其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留置盘问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公安机关的双重执法职能和留置盘问的双重法律属性,以及违法与犯罪的界限有时比较难以把握,导致了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大量使用了留置盘问措施,从而引起许多行政诉讼案件。因此,应在刑事诉讼立法上将留置盘问纳入刑事强制措施,以明确其法律性质便于公安民警辨析,从而准确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主体审查判断证据、收集证据以及进行实体处理活动均须围绕证明标准(莱)进行开展,因此说,对于整个整个刑事证明过程来说,证明标准就是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正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重构当前刑事诉讼法中证明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欣 《华章》2011,(20)
李庄案引发了中国法学界对于刑事诉讼各种程序的探讨,其中对于庭审阶段的质证争议讨论尤为热烈.对于质证中证人是否必须或者是否有必要出庭质证引起了理论界和司法界的深入探讨,同时也引发了对于我国刑事诉讼质证立法和实际操作是否能够实现公正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