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熙载<艺概>研究》的出版,是值得祝贺的事。全书对刘熙载的生平思想和艺术理论进行解读和全面审视,结构是精当的。全书遵循历代文论史实,以现代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从不同的学术层面进行研究,并给刘熙载的艺术理论以合理的学术定位,是颇有创见的。其在语言表述上,力求形象化和抒情性,做到深入浅出,表现了著者一定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2.
秦金根 《红领巾》2004,(3):25-29
刘熙载是晚清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其书法批评思想也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法古能变、书如其人、中和可经、不工之工和意法相成.这些书法批评思想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认为:“文之要,曰识曰力。”(《艺概·经义概》)这就是说,作者的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决定文章的成败。作文升格训练,要着力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识的问题。识是文章的基础,有识则有文,无识则无文;识是文章的灵魂,识高一尺,文高一丈;识是文章的定盘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作文升格训练中,我们首先提倡“亮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艺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历史借鉴,也将引导接下来的刘熙载《艺概》研究。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治学、教学和文艺理论方面成就卓越,留下了若干种著述。论文通过对刘熙载生平及其著述的介绍,论述其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同时根据兴化市图书馆现存文献和国内对刘熙载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系列的文献资源开发策略和建立研究基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艺概·赋概》是晚期近代赋论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它内容丰富,论述简单明确,可以说是古典赋论的终结。文章从注释、批评史、赋学研究专著、学术论文四个方面,对从1935年开始到现在的《赋概》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相对来说,《赋概》一直是《艺概》研究中冷门的部分,它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综合讨论《赋概》的研究现状,不仅可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也可以对后来学者研究《赋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熙载注重观照创作主体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并从人格修养、主体情感特征和艺术修养等方面开掘主体精神。他认为,创作主体所持之"志"与所具备的"气"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根本基调,同时强调主体才情的重要性,又表现了关注现实生活与回归自然的旨趣,从而为创作主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清人刘熙载说到文学创作时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这里的“意”,指的是作品的主题、立意,这是贯穿全篇的中心。“笔”,指写作过程,即用艺术形象来表现“意”的过程。作家不可能无目的地进行创作,他们总是要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深切感受和理解的东西,通过某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之不饰者乃饰之极"出于刘熙载的《游艺约言》。饰者,《说文》释为"刷也",有修饰、装饰之意,此处是形容文不修饰就是修饰到了极点,这是一种叙事的真实,此意极合宝林先生所著《刘熙载书学研究》,蕴醇儒学问于大雅文章。 家。胡崇炜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书如其人,质朴中不  相似文献   
10.
刘熙载是晚清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其书法批评思想也非常丰富 ,其中包括法古能变、书如其人、中和可经、不工之工和意法相成。这些书法批评思想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