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女排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女排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基本概念的阐述、战术形式的分类、战术特点的讨论,明确女排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的相关基本概念,为排球进攻战术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28名高大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研究发现,高大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同普通运动员具有明显差异的同时,在身体机能上并没有表现出同其他运动员的区别.在运动素质方面,研究对象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水平.但是在立定跳远和V字移动等方面水平不高,副攻运动员的卧推和负重深蹲较差,说明高大运动员应加强在移动能力、力量素质等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副攻队员个人进攻战术,是指副攻队员在比赛中依据本队的整体战术指导思想,根据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结合本队其他队员的战术行动,利用比赛场地位置、空间、时间等物质条件,寻找对方较弱的防守环节实施有效进攻的战术行动。在激烈的排球比赛中,各种战术打法的实施,都是以副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排球副攻队员选拔的科学性,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快"特点在排球比赛中的意义、副攻队员扣球与拦网的"高、快"特征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副攻队员单项指标选拔策略和综合评价选拔策略。结果表明:击球的实际高度和完成一项技术所用的时间是评价副攻队员"高、快"的最合理指标;扣球与拦网的效果是副攻队员比赛能力的客观体现;单项指标选拔策略能根据不同的区间为优势指标互不交叉的副攻队员提供选拔方案;综合评价选拔策略能对副攻队员的比赛能力进行等级评价和个人排名;扣球与拦网的"高、快"秩和比(RSR值)可作为优秀副攻队员再选拔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5.
饶书涵 《体育风尚》2024,(2):128-130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男排在2018年排球国家联赛上的15场比赛的数据资料,对比中国男排副攻和国外球队各个技术环节的发挥,发现今后副攻的发展方向。国家联赛数据显示,我们的副攻进攻得分占比在全部15场比赛中和对手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发挥较好的5场比赛中优于对手,也优于输掉的10场比赛,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苏女排’98全国锦标赛技战术的全面分析,认为江苏女排在实行新赛制进攻技术及防守保护战术更趋成熟,以老队员为核心的攻防体系在比赛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品质更趋稳定;;同时也暴露出栏网技术差,发球攻击性不强,主、副攻实力不均,打法过子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认为,要实现丸运会目标,必须扬长避短,使全队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通过统计计算和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从副攻手在比赛中参与扣、拦时的外部负荷结构及形式与相应的得分、得权、失分、失权4种比赛效果的关系角度对中国女排进行了研究以使其在强攻不强困境下,发挥副攻的弥补作用,并指出副攻在训练中应采用的主要负荷形式及其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科学取位提高拦网成功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晓杰 《内江科技》2009,30(9):148-148
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以排球扣球过网区域为切入点,针时刮攻队员向2、4号位移动拦网时正确取位难这一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力求对排球拦网科学研究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以我国优秀主、副攻手、二传手为研究对象 ,对我国排球主、副攻手、二传手的最佳血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 :血型与气质、血型与体质、血型与运动能力等相关性都给予了肯定。O型血的运动员最适合做主攻手 ,且专位适应能力强 ;A型血的运动员适合担当副攻手 ,其次是 AB型的运动员 ;B型血的运动员适合担当二传手 ,而 A型血的运动员具有成为全面型二传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将中外男排优秀副攻选手的身体形态及场上作用进行对比分析。中国男排副攻队员在年龄、体重及克托莱指数方面均与世界优秀副攻选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主动得分能力较低;建议我国尽快制定符合现代排球运动发展趋势的运动员选材模式和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