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历史事件,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作品《南京安魂曲》从人物特性和历史环境等方面对该事件进行真实描述.文章以哈金的《南京安魂曲》为研究文本,对流散作家和华裔文学进行探究,通过深入研究《南京安魂曲》的写作特点,突出该作品的出版意义与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哈金的英文小说获得美国文学界高度评价。他不用美国价值简单地批评中国,也不像某些华人作家那样为了迎合国外市场而任意杜撰,他的“中国人的故事”写得简洁、清晰而诚实。这是哈金的积极意义所在。但他也未能向读者提供观察中国的新视角,其作品大多数缺乏深度和回味。这主要是因为哈金属于“第一代华人新移民作家”群体,该群体既有国内同龄作家的思想局限,又有因为生活在海外而导致的精神隔膜。和现代作家以及新时期作家相比,他们普遍找不到恰当的精神基点,创作上呈现出巨大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3.
"我根本不能算是成功,只能就是往前走而已,走一步算一步。别人不会看你容不容易,只会看你最终的产品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哈金(Ha Jin)是美国华裔作家中优秀作家之一。哈金的文学创作始于诗歌创作,后才转型到小说创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金创作出版了大量英诗,2017年出版的《哈金新诗选》收录了哈金近年创作的汉诗。论文试从主题分析着手对哈金的五部诗集进行整体性梳理,对哈金不同时期使用英语和汉语写诗的动因做出推测,追踪哈金不同时期诗歌创作语言对族裔性表达的贡献。哈金回归汉诗写作,翻译出版中文短篇小说集、诗集,一方面代表了哈金作品的族裔性的回归,另一方面也难于回避迎合读者群体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哈金是实验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自然科学一开始就有两种形式:理论与实验。与此相对应,科学实在论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关于理论的实在论;二是关于实体的实在论。前者是为了说出世界的真相,与科学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因而是负载有价值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反实在论的批判;而后者是为了改造世界,是对世界的干预。当科学家运用理论实体制造出仪器,并测量到新的现象时,这个实体就成为一种工具,因而是存在的。文章考察了哈金的解构理论实在论和建构实体实在论的思维脉络,并剖析了他的实体实在论所带来的启迪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哈金研究的逐步开展,东方主义成为哈金批评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笔者认为:"东方主义"或者"新东方主义"作为一种话语,对于揭示西方文化中的殖民主义元素及其策略是有效的,但它们只有在跨文化语境中才可能具有较为确定的意义,有关"东方主义"的批评话语不能成为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东方主义"的批判视野可能会构成一个真正的阅读障碍,并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文本自身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批判与反思:哈金诗歌主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裔作家哈金不仅在小说创作上取得了斐然成就,其诗歌创作同样闪现了耀眼的光芒。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在哈金作品研究中大多仍关注其小说创作,对其诗歌研究却很少涉及,甚至无人问津。该文选取他用英文创作、在美国发表的第一部诗集《于无声处》来探讨其诗歌主题。作者认为,这部诗集主要表现了沉默中的普通民众对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含泪的调侃和心酸的嘲弄。在作品中,诗人对“文革”给人民造成的伤害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和反思。就其主题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生命价值的拷问,二、对爱情观的反思,三、对黑暗的揭露、批判与讽刺。但与中国当代文坛中的反思文学又有所不同的是,旅居美国的哈金在对“文革”进行批判和反思时也有满足西方人猎奇心理的倾向,甚至有明显地刻意丑化和故意捏造的迹象,这也是我们要批判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列斐伏尔等学者意识到在文学作品中空间的重要作用。自此,空间批评逐步实现了从地理学到文学的转向。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第一部长篇小说《池塘》巧妙地利用空间建构故事,并折射出作品的主题。本文试从物理空间下的对比、社会空间里的挣扎、从犹豫的反抗到坚定的妥协三个方面,站在空间批评的角度,对主人公作为小人物所引发的这场闹剧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0.
沈楠 《考试周刊》2010,(22):22-24
著名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作品《等待》在英美文学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国内文学界对《等待》的研究目前仍然欠缺足够的广度和深度。本文根据艾布拉姆斯、布鲁克斯和沃伦等人的理论.尝试对《等待》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梳理,讨论并揭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认为,《等待》的现实主义品格代表着小说古典路线的回归.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客观超然的叙事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