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林甫 《寻根》2000,(2):92-94
每个朝代的统治都希望自己的统治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当帝王的这种个人意志以“国号”与地名相连的形式表现出来时,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寄寓地名。  相似文献   
2.
3.
正人心向背看作风一一作风是党的生命,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我们党只有靠优良作风才能把人民凝聚起来,汇集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当前干部作风状况怎么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果断刹风整纪,从出台八项规定切入,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发挥示范效应,各级党组织迅速跟进,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但党内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形式主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2000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又改族名为满洲。”2003版却改为:“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那么皇太极改族名在改国号之前还是之后呢? 《清太宗实录》卷25及《满文旧档》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说:清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太宗皇太极发布谕旨:“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之后,一切人  相似文献   
5.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对华之“支那”称呼开始含有蔑意。1913年夏,日本政府在准备承认中华民国的同时,规定今后要以“支那”之蔑称为对后的正式称呼,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的交涉和抗争下,日本政府才不得已地改变了对华称呼。  相似文献   
6.
启事     
  相似文献   
7.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建都南京,国号大明。这一日,与群臣来到时称“南京第一名湖”的莫愁湖,前呼后拥,好不得意。  相似文献   
8.
陈瑞海 《收藏界》2010,(5):84-84
"朝鲜通宝"存世多为小平钱,而大钱则尤为罕见。"朝鲜通宝"钱是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高丽王朝李成桂将军发动军事改变,废除原高丽国王及其国号,改国号为朝鲜,其后,朝鲜国世宗李祹于公元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始铸"朝鲜通宝"平钱,至仁宗李宇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仍继续铸行"朝鲜通宝"钱,到正宗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即公元1793年,始试铸当十大铜钱。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汉字,欲以“秦”字为头,重立国号。但当时“秦”字的写法是“栗”。他认为一国不能有“二王”,就想造个字代替。大臣们知道了他的心事,就建议说:“自古名人功过皆记载于《春秋》,帝王恩德浩荡,以取‘春秋’字的各半为国号为好。”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以民国译稿本《清朝国号考》中提及的大量的典籍资料为基础,考证出"金"及"爱新觉罗"的由来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清朝国号的考定做了理论的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