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08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耶稣会中国书简集》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书简集的内容显示17、18世纪中西双方都积极关注对方,但中西之间的沟通不是逐步递进的,而是一个断断续续的漫长过程.书简集中译本的出版必将推进中国学人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左传》原著为实在根据 ,分析论证昭公六年的“”既非“王正”亦非“范宣子” ,而是与范宣子同名的晋国大夫文伯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11月底以来,有关蒋经国在西湖旁的旧居将出租的消息就开始不断见诸报端.特别是在12月下旬,随着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去世的消息传出,西湖旁蒋经国旧居出租的新闻,更是出现在了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上.名人故居最大的价值是积淀在其间的历史文化,许多读者自然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但是,那家在媒体上发布出租信息的房地产公司却没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有关这栋历史建筑的研究也接近空白.  相似文献   
4.
<正>祝明、刘建花在《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6期中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缺乏可操作性。2012年,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专精     
世界的脉搏不断跳动,时代的洪流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今日的新闻头条在明日沉沦,一时的兴趣变成昨日的旧好,当下的选择在瞬间改头换面。走马观花的时代中,我们抓住了什么?(1)曾读过一篇文章叫做《专精》,讲述了一个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在时代的转轴里,提供我们更多选择与机遇的当下,选择了将生命致力于一件事——篆刻印章。他用专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法国耶稣会的来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法国耶稣会来华的动机、传教的概况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曹魏时期,战乱频繁。为了保证兵源,当时的统治者实行家制。他们通过“当色配婚”、重“亡法”等具体措施来确保兵源。而这些措施的实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家社会地位的低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唐代诗人对商人和商业问题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个别诗人在处理与商人相关问题时能不管身份而据实情;少数诗人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广告意识;有的诗歌具有物品交换功能;不少诗歌具有广告目的和作用;甚至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商合流的现象。这些情况都说明商关系正逐步由冲突转向融合,唐代诗人已有了自觉的商业意识。  相似文献   
9.
以《论语》、《孟子》、《荀子》为基点,分析了“”这个特殊社会角色的发展。孔子的“”重立身,尚“内圣”;孟子的“”重“舍生取义”;荀子的“”重务实、尚“外王”。  相似文献   
10.
两汉“不遇”集中地反映了两汉人在大一统的一人专制制度下政治理想的受挫、自我期待的落空以及对自身角色转换的失落与体认。本文通过对两汉“不遇”赋的考察。认为其情感的表现主要有四种方式:1,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2,直抒胸臆,感不遇。3设为问答,自我宽解。4,寄情景物,含蓄蕴藉。并论述了各类赋作的思想特色及作者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