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484篇
  免费   1686篇
  国内免费   7298篇
教育   194357篇
科学研究   17038篇
各国文化   205篇
体育   68510篇
综合类   22500篇
文化理论   872篇
信息传播   11986篇
  2024年   981篇
  2023年   3899篇
  2022年   2049篇
  2021年   3331篇
  2020年   4355篇
  2019年   4199篇
  2018年   2543篇
  2017年   4853篇
  2016年   5770篇
  2015年   9709篇
  2014年   22302篇
  2013年   22169篇
  2012年   27114篇
  2011年   28860篇
  2010年   25631篇
  2009年   24969篇
  2008年   25290篇
  2007年   20314篇
  2006年   15848篇
  2005年   13594篇
  2004年   11056篇
  2003年   8964篇
  2002年   7925篇
  2001年   5767篇
  2000年   5312篇
  1999年   2371篇
  1998年   1645篇
  1997年   1188篇
  1996年   910篇
  1995年   707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410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6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体育师友》2019,(4):8-9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对当前在大思政"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战略背景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六点建议:1.把握正确的价值引领,明确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2.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源;3.调研分析学情,以人为本因材施教;4.善于运用互联网+,丰富教育载体和教学方式;5.关注细节,多元化评价;6.自觉对标,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正突飞猛进地渗入到教学中,合理运用课件和信息化资源服务于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并学到更多的运动技能,养成终生体育运动意识。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68):118-119
随着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断落实,国家对小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但尽管如此,一些学校和家长仍然要求学生牺牲体育课程时间去学习文化课,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做到体育与文化并存且达到恰当的平衡。文章以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为前提,分析了其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研究和探讨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9.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在各个领域体现出不同的现代性.其中,人的现代性是核心,精神性是人的现代性的根源所在.根据精神性的内容,即生活世界、实践世界、意义世界3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理论模型;在量表调查基础上,通过差异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精神性水平在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精神性模型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模型中的每个因子负荷量均达到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精神性内容体系,旨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现代性追求的品质,丰富高等教育现代性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概念,但是对于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方式还属于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顾名思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利于从实践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本文围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应用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