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这是每位教师努力探讨的问题。有的老师为一堂课竭尽全力,精心准备了许多材料、视频,课件精致,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课堂效果看,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发言时个个情绪激昂,看起来是比较成功  相似文献   
3.
现存先秦至唐五代悼亲诗共73首,总体数量不多,其中悼宗亲诗较多而悼妻亲、外亲诗较少.悼宗亲诗有悼父母诗、悼祖父母诗、悼子女诗、悼兄弟诗、悼叔诗,大多写得情深意切、哀怨动人,而悼妻亲、外亲诗有悼舅诗、悼表弟诗、悼甥诗、悼姐夫诗,在情感上略逊一筹且略微呈现出应酬的倾向,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宗法制、父权制社会男尊女卑、注重父系血缘关系使然.悼子女诗在悼宗亲诗中比例最大,其原因在于中国人重视子嗣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鲁迅笔下的狂人从写满“仁义道德”的书中只看到了“吃人”两个字,看似癫狂,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我们透过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妇女形象也能看出,作家们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5.
论宗法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分析中国古代父系氏族形成后,宗法制的确立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在封建社会各时期的演变,对我国历史、社会发展,民族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题:周代宗法制问题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福林教授:今天,我们来对周代宗法制问题在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宗法制是周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与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赵光贤先生在《周代社会辨析》中指出,“在周代典章制度中,最主要、最  相似文献   
7.
无论何种政权都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合法性依据,夏商周政权是家国一体的宗法制逐步确立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合理性应来自于古人对宇宙的解释、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形式。正是由于三者的共同作用,才造成了家国同构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洹子孟姜壶铭中齐景公为田文子举办国丧礼,完全是因姻亲关系而为其女公公举行的.这与周原甲骨刻辞中周文王为岳丈帝乙、外公文丁建立宗庙并在其中祭祀殷先王的现象是一致的.西周时期姬姓国家中祭舅礼的淡化,是因周人宗法制完善后弱化母族母系地位势力而导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模块重点问题探索隐含着交叉在一起的两个关键词,即重点问题和问题探索,意味着这个旨在服务于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的选题,其着力点无疑是问题导入与探索回馈:一方面是认识问题,选择确定哪些是重要问题;一方面是解决问题。就所确定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为此,本刊特别主张不再面面俱到、不再因循守旧、不再统一体例、不再只是高考,为的是突出模块主持人和作者在策划、编写上的自主化、个性化特色,期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学识和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与考试的指导上有所创新。毋庸讳言,稿件交到编辑部,我们发现大部分内容写得相当不错令人欣喜.有些内容则难以令人满意,尽管我们提出修改意见.作者又反复作了修改,但与我们心愿的结果仍有差距,编辑们虽亦多所修订弥补,遗憾却终究不少,面对读者,我们歉意尤多。或许。这的确是一个并不好做的新选题,我们的要求可能过高了。然而,我们由此也深深感到.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和考试,的确到了迫切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历史知识和史观史识的时候了。但愿这个选题成为一个很好的引子,能够引起同仁们更多的深思!  相似文献   
10.
德治是孔孟之道的核心,它的形成有其现实和理论的基础:首先,宗法制国家是孔孟德治思想的历史前提;其次,性善论是其哲学基础;再次,知经达权是其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