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吕祖谦在其<左传>学著述中,部分继承了汉学的传统,对<左传>传文、注释,以及前辈相关观点有诸多疑问,其背后却有着尊经尊孔的思想做指导,这与吕氏的疑古并不矛盾,二者构成了吕氏<左传>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它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宗经》篇属于枢纽篇,刘勰在此篇中建构了自己的经典观。  相似文献   
3.
宗经”是中国传统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和创作要求,由荀子提出到刘勰的《文心雕龙·宗经》篇中都倡导“宗经”这一要求,还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六义”之美.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宗经”思想的影响,他“宗经”不仅宗“五经”等儒家经典,还宗经、史、子、集等文化遗产中的经典,“六义”之美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4.
司马光《书仪》中制定家礼的原则是既以经典为本又从俗适用.首先,司马光从六经和其他经典中重新发掘礼仪精义,复兴儒家的礼乐精神.其次,司马光制礼始终秉承“以俗合礼”“以礼化俗”的原则,对于合乎民情、有利教化的民俗,采取与时俱进的吸纳态度,对民间恶俗及不利于家庭和谐和国家治理的民俗,采取坚决抵制和反对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第一次将"骚"单列为一种文体,萧统的文学观显然受到刘勰的影响。《昭明文选》按文体编排,将"骚"单列,在"赋"、"诗"之后,位居第三。《辨骚》篇中由于刘勰的宗经思想带来了理论上的矛盾,并对楚文化及战国文化对楚辞的作用论述不足。  相似文献   
6.
罗芳芳 《文教资料》2007,(30):11-13
萧颖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文学创作理论为古文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赠韦司业书》一文集中体现了萧颖士的文学观,他尊儒宗经,强调修身立德是为文的关键,重文章内容且不废形式,提倡文体复古。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是复古还是革新,历来颇存争议,然“宗经式”思维可见其主张。因此,若能找到“宗经”的述理脉络,了解刘勰“以复古为革新面向未来”的理论关切,就会明白其与文学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发展史观“生一弊救一弊”的“救弊观”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以《文心雕龙》与《雪涛阁集序》为例,从宗经与通变的视角切入,对二者的文学史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宋濂是元末明初的重要文臣。元末浮靡纤弱的文坛现状,明初以经学构建一统秩序的政治背景,以及宋濂经学家的身份,决定了他在文学上的经学思维模式。在文学功用论上,他强调明道致用;在文学创作论上,他主张宗经稽古;在文学风格论上,他提倡知言养气。  相似文献   
9.
颜延之博雅的文学观与钟嵘《诗品》"自然英旨"的诗学观相悖,所以其用"颜延论文,精而难晓"对颜延之作出评价。钟嵘意在表明颜延之的文学观不容易被理解,并非说其不能被理解。颜延之也正是把自己的文学观念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中,以"宗经"、"连类"、"比物"为基点的文学观念,决定了其文学观包涵有:内容的用事、用典;语言的精工、精巧;富有雅言的音韵等。  相似文献   
10.
情赋是以男女恋情为题材的赋作.诗体特有的抒情性不便于情类的单设.《文选》选赋单设情类并仅取《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和《洛神赋》4篇,与抒情小赋的蓬勃发展、南朝重情的时代风尚、赋体的流俗性和萧统宗经与新变相结合的文学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