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面惨淡的人生——刘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恒的创作缺乏快乐,他看到的是生命的困惑,致力于探究生存之道,探索人性之谜,揭示无所不在的人生宿命。存在与消亡,实有与虚无,意义与空无,成为他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韩国大国家党领导人朴槿惠遇袭,让他在同情她和其家庭的种种不幸之余,对她的政治前途也充满了好奇。[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宿命诗歌率先上手成为处女作、迎春花,几乎是每个文学创作者不可逾越的宿命。诗歌,完全有资格被看作野生植物的东西,可以自生自灭率性一生的幽灵,多像青春的上帝大秀钟情,布施在人间妖娆美丽的玲花呀。人生难得遇上自己喜欢的花,遭遇诗歌对我纯粹是个意外。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可我少  相似文献   
4.
方方在<奔跑的火光>中通过主人公英芝的悲剧,揭示了当下社会女性,特别是下层女性生活所面临的窘境以及导致"英芝式"悲剧产生的原因,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思考.贾平凹<库麦荣>中的女主人公库麦荣同样作为下层女性人物形象,而她却能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立场、不为外物所累、不依附于男权的现代女性意识,和英芝相比较库麦荣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对当下女性的醒世作用也更大,也更值得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辉 《华章》2011,(23)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一个无可挽回的悲剧性毁灭.苔丝的命运始终受宿命控制,而在种种偶然性因素的牵引下走向毁灭.本文从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出发,结合小说中的偶然性因素,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黑土地作家林超然深蕴时代知识分子的人道情怀与形上之思的乡土文化叙事,堪称当代北疆地域文学孕生的艺术奇葩。其中。作家直面北疆生存之殇的中短篇系列作为个中翘楚尤为引人注目。可以说。在作家的乡土观照中,对超验宿命与道德伦理的究诘始终具有纲领意味且一以贯之,二者虽然形成着黑土地上的种种历史奴役、人性鄙陋以及宿命荒昧的个体压抑形式,但在作家笔下这方水土又拥有原始坦荡、率性放达的一面,呈现出关爱人性、温暖包容的生命肌质,并沉淀为黑土地人敢爱敢恨、信守情缘的朴质性情。林超然的创作整体上以黏着了美的批判锋芒,包容了恶的悲悯情怀,汇展了黑土地文学再现地城风情、百姓悲欢的题材视域与精神境界,同时也使作家本人得以跻身黑龙江当代最具个性、最值得期待的作家之列。  相似文献   
7.
从新时期至当下的女性散文创作中,上个世纪末叶的新潮散文作家扮演了一种过渡的角色,她们一方面反抗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得已回归传统,这就决定了她们散文的主题:抗争与宿命,而其代表作家就是叶梦.在叶梦的散文中充斥着抗争与宿命的矛盾,而这矛盾的结果便造成了叶梦散文中无处不在的透脊入髓的孤独气质.叶梦散文有四个关键词:益阳/资水、女人、月亮和巫,其中前三者是其作品的母题,但凡其佳作都不是对那一个单独母题书写的结果,而是女人母题与益阳/资水母题或女人母题与月亮母题相结合书写的结果,而巫则是弥漫于其主要作品的一种独特氛围,这种"巫"性氛围正是叶梦的独特之处,它与叶梦生长之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代表作,展示了残疾、宿命、死亡这三个史铁生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通过分析作品,探讨史铁生在不幸的人生中,在生与死的犹豫间,如何对人类终极命运采取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劝惩之作,《阅微草堂笔记》劝惩的方式可分为宿命论和因果观。宿命论是唯心的,而因果观则含有唯物的成分在内。  相似文献   
10.
仰拍,天空很低,乌云更低。自然界的压抑,通过浓密且流动的云层变现出来,人群被镜头压缩在底部,卑微而宿命。他们要逃离震后的太子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