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39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知道常用电子器材元件名称。 2、了解二极管的单性导电性。 3、二极管单性导电性的应用研究。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6、知道物理学知识在具体应用中的使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高二"电子控制技术"(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经常引用高中《物理》中学生已学过或将要学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缺点是,一方面两门学科经常会出现授课内容前者快于后者的情况,另一方面本该做的物理实验由于课时紧的原因而被压缩,使得学生对《物理》中有些学过的知识掌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以镁、铝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是初学原电池原理后经常遇到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铝是负极,例如以下一些习题:(1)将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 OH溶液的烧杯中组成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为负极,并被氧化B.铝为负极,并被氧化C.镁为正极,并被氧化D.铝为正极,并被还原(2)用镁片和铝片做电极,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NaOH溶  相似文献   
5.
6.
1实验设计目的 弱电解质在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过程很复杂,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疑难问题,我以醋酸为例,借助电导率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设计了冰醋酸稀释过程中导电性的变化实验。通过数字化实验,学生从采集的数据和绘制的图像中了解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变化的全过程,并能由此分析出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浙教版的《科学》教材比起老教材来有很大的进步,它突出了实验的探究过程,特别重视科学知识的感知过程。许多教师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在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过程的探究,进一步完善实验过程。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为它和科学的结论一样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PSS含量对石墨烯/PEDOT:PSS复合物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烯由于具有高导电性、高透光率和优良热稳定性等性质,有望成为透明聚合物电极材料的优良填料。本文通过原位复合方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RGO/PEDOT:PSS)复合材料,研究了PSS不同含量对复合物导电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适当的PSS加入对复合物导电性有促进作用。当原料质量比EDOT:PSS=1:0.5时,复合物(10 wt.%RGO)导电率达到6817 S/m,是没有PSS加入下复合物电导率的2.4倍。此含量下制备的产物颗粒平均粒径5微米,并且RGO可以较好地分散在聚合物中,呈现更高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9.
在新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中,第2节在讨论离子反应时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们在初中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不仅如此,如果将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它们也能导电。"这段叙述引出了在水溶液时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这一概念。但笔者发现,无论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还是在高中化学教材中都没有关于该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发现,硫还原泥土杆菌体内的微生物纳米线(菌丝网)能长距离地传导电子。最新发现有望彻底改变纳米技术和生物电子学,让科学家研制出更便宜目无毒的纳米材料,以便制造生物传感器和能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固体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