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名义上的周陵分两种:一是后世封土的纪念陵。它是否与周王遗体、遗物相关,有待考证。二是张冠李戴的周陵。它纯属秦汉以后的他人陵墓。真正的西周王陵还未发现。文献记载的几个毕中的岐周毕应是毕公的封国与采邑。周王们的真正陵墓极可能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2.
周初燎祭制度源于歧周文化,属"因于段礼"又不乏创制的跨文化形式.从对<天亡簋>铭文和<世俘>资料的分析可知,西周初年无论大山祭天,还是庙祭先祖,都是以岐周文化为宗教本源.在祭法上,周初尚袭了段商燎祭仪式,可向先王燎祭告胜,但并不直接燎祭上帝,是在燎祭先祖过程中完成对天宗上帝的祭祀.这种燎祭天仪式,为晚周祭天礼制开启了新篇.  相似文献   
3.
西周都城体系的演变与岐周的圣都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都城体系的角度研究都城政治地位的变化是古都研究中必须的手段.在都城体系中,有圣都与俗都、主都与陪都等都城关系.西周的都城体系中有三个都城:岐周、宗周、成周.岐周是西周的圣都,宗周是西周的主都,成周是西周的陪都.作为周的"圣都",岐周是国家重要的祭祀中心,它不仅是周族发迹的地方,而且承担着高规格的祭祀活动,拥有大规模的宗庙建筑,这些远非"俗都"宗周可比.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都城地位也在变化,岐周在西周中晚期逐渐丧失了圣都的政治地位.西周的都城体系和圣都制度对后世各政权的都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樊莉娜 《寻根》2014,(4):53-57
##正##褒斜道是穿越秦岭,沟通关中与巴蜀的蜀道交通干路之一,因南起汉中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而得名褒斜道。关于褒斜道的开通时间,学者们见解纷纭,迄今尚无定论,但各种观点都说明其开通由来已久。褒斜道最早是人们沿褒谷和斜谷自然踏踩而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