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6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画揭示了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情景,岩画中人体运动形象作为人类早期带有巫术祭祀性质的身体运动游戏方式是研究体育运动源起的信史,其人文内含揭示了人从蒙昧逐渐走向最初的(原始的)文明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赛马称王”是格萨尔从少年觉如走向岭国王位的重要篇章,是史诗中深受群众热爱与展演的内容之一,赛马这项竞技运动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成为藏族人民节庆、山神祭祀仪式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一种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得到体育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试图通过对“赛马称王”这一史诗片段的人类学分析,指出赛马这种方式是岭·格萨尔王展现巫术力量构建新秩序的必经过程,回应藏学家石泰安对格萨尔王与赛马做出的分析判断,进一步强调这一研究对我们认识与祭祀相结合的赛马,以及广泛开展的以格萨尔王为主题的赛马会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宗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简要地表述为:语言的造宗教,宗教也创造语言。语言对宗教的创造,是以其作为一个工具体系,作为一种符号体系来实现的;宗教对语言的创造,是以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语言文化的渗透与作用实现的。假如语言与宗教二者缺少一方,双方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4.
《湘南学院学报》2019,(1):46-51
夔纹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纹饰,曾经盛行于商周时期,作为奴隶制社会动物纹饰的主要线索,夔纹体现出的商代社会生产力地下的情况下,巫术与实用意义的完美融合,对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王权意识与审美风尚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5.
所谓口头艺术的"表演方式"是指特定语言生态环境及相应实物修饰和场所活动中,由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历史与美学意义与功能的言语传播、音乐节奏和体态动作综合运用和表达组成的一套沟通体系。从修饰物、表演场所、参照物与音乐节奏、体态动作等几个方面分析羌族口头艺术的巫术表演,可以让我们对其特点的认知和归纳更为客观具体。  相似文献   
6.
宋时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普遍崇尚祥瑞,这种风气的形成有着特殊的社会根源.尚祥之风对宋时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军事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其中,"天书事件"将对祥瑞的崇奉推向了顶峰.近年来,宋史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但在宋代神秘文化方面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除少数几个学者在宋代巫术、占卜方面有所论述外,其他内容少有涉猎.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流变经历了排斥、包容、认同与复调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悖谬性;宗教的神圣化与世俗化、政教合一与政教分途的结构性张力,以及自然身体、权力身体、个体身体,神圣和世俗化的身体镜像张力是促使宗教与体育关系呈现悖谬性的动因所在;二者的良性互构,以及人性与神性的复调是超越宗教与体育悖谬性的路径;具体表现为宗教的神圣性可以有效治理体育伦理失范;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个性化、自由化的新的世俗宗教,其背后的意蕴是认同宗教性的人类自我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8.
胖巫婆本来不胖,她每天在家研究巫术。这天,她研究出一个特别棒的巫术,把毛巾往碟上一盖,嘴里念:"嘟噜嘟,嗒啦嗒,煎饺子,煎饺子。"随后毛巾一掀,一碟香喷喷的煎饺子就出现了。吃了煎饺子,再把毛巾盖在果盘上,"嘟噜嘟,嗒啦嗒,大香蕉,大香蕉。"一串大香蕉出来了,她啊呜啊呜吃完了香蕉。  相似文献   
9.
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构筑了民众对超自然神秘力量敬畏与迷信的神话 ,当怀着民族救亡和思想启蒙重任的知识精英 ,用工业文明的理性与知识开启蒙昧的中国心智时 ,寻根文学中的原始主义文学成了民族自恋的挽歌  相似文献   
10.
渝东南与鄂西北民歌有许多相似处,这与其山川地理及人文有紧密的关联。巴楚之南与巴楚之北各处四省交界处,其间千山万水阻隔,距离遥远,但民歌中相同或相近的句式、方位、神秘葬俗所包含的巫术与宗教意蕴相同或相近,风水龙脉观念与人们头脑中的吉凶祸福观念紧密相关。二地同受巴楚文化浸润和渗透,民众思想、感情、思维、生活、风俗习惯等相融,有许多因子在其中遗传和更新,陕豫川鄂、湘鄂渝黔或陕豫川湘鄂渝黔七省联合开发、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避免人为的、地区割裂所带来的文化缺失、旅游和经济等方面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