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散文作为一种主体性最强的写作文体,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作家真挚情感和真实思想的直接流露。应该说,散文文体相对于其它文学体式来说,真正称得上是对现实秩序最好的观照与记录。细腻微妙的心灵律动借助真纯的文字总能给读者以真实可感的空间:精致绝美的话语倾诉伴随了熟悉的情景让性情之人都得到了精神慰藉。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可靠和真诚,许多散文家不约而同地追忆、描慕了童年的故事和情景,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个人化的记忆表达了人类共有的纯粹、洁净与美好。  相似文献   
2.
3.
嗨,终于考完啦,终于放假啦。炎热而愉快的暑假开始啦。胖叔叔茶座里顿时高朋满座,同学们都在这儿喝茶聊天,谈自己的暑假怎么过。胖叔叔也特别高兴,他亲自为同学们斟茶。  相似文献   
4.
张洁是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创者和执着耕耘者.她的作品透漏着一种女人的情调:优雅、高调之中弥漫着淡淡的感伤情绪.当然,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少女的羞涩纯情到少妇的成熟辛辣,再到步入中年后的稳重与深刻见解.在作品中,张洁使女性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真正的回归.同时她的作品中反映了中国女性的生存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张洁作品一改早期曾有的诗情审美的一面,逐渐显露出反诗情、反审美的另一种美学品格——审丑,在《无字》中审丑的美学品格表现得尤为鲜明突出。主要体现为:剥离真爱理想男人的"面具,"揭破人类的假相,解构历史的神话,揭示人类生存的荒诞、虚无和无意义。《无字》通过审丑恰在否定中建构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淘桃 《新体育》2007,(10):34-35
在今年这个没有沙尘暴的春天到来之前,雅典奥运会的女双冠军杨维和张结雯一定不会想到,他们竟然会遭遇拆对,换搭档的“厄运”。 经过了这个酷热难耐的夏日,杨维和她的新搭档赵婷婷在急速品尝了冠军的滋味后并没有令人眼前一这,张洁雯在百般纽结后也未能如原退役。 夏末初秋依然炽烤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杨维和张洁雯因为种种原因再席牵手,这一次的牵手使她们更加珍惜,她们放下奥运冠军的包袱,一步步,终于又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  相似文献   
7.
8.
1978年的夏天,人到中年的张洁用孩子气的纯真追求和寻找“不能忘记的爱”,寻找了近30年,终于发现了“爱是不能指望的”。张洁的痛苦与绝望是可想而知的,张洁的绝望与痛苦源于她爱的方式和爱的对象都是过于理想化的。从《爱,是不能忘记的爱》到《无字》,正是张洁生命的感悟和体验,现实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使她清醒和蜕变,也使她超越与升华,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她将走出自己的情感漩涡。  相似文献   
9.
蒋霄 《文教资料》2016,(4):13-14
婚姻与恋爱是女性生命历程中的主旋律,也是中国当代女性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贯穿着整个女性文学的讨论与研究。可以说,以婚姻与恋爱为着眼点,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无疑是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中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0.
人何时才算长大?人们不禁会想到十八岁。而这篇章却从生病这一独特的角度,描绘女性的心理,分析了人的成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仔细品评章,我们不难发现章的主旨:没有谁可以依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也只有这时,才算长大——不论他年龄大小。此冷静地剖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处境,鼓励人们坚强地面对困难,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打击,笑对生活,这样你才能尝到人生真正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