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张祜宫词占有重要的地位。张祜创作的宫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多一题一咏,富于变化。张祜常以春秋笔法写作宫词,藏褒贬于叙事中,形成了讽谏委婉、构思工巧、造语清新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唐诗中吟咏李杨题材的作品约120首,而张祜关于这一题材的作品有近三十首,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约有三端:一是反映李、杨之间真挚的爱情,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二是描写开元、天宝时期宫中的节日和戏剧表演,突出当时繁华热闹的场面,表现自己的盛唐情结,同时也透露出对统治者奢侈享乐、注重享受,忘记国家隐患的忧虑;三是叙写宫廷中的奢侈生活,批判了玄宗皇帝得意忘形之态,描写了杨妃及其家族得志猖狂之形,对宫廷生活的暧昧之处也有所揭露。  相似文献   
3.
归隐于池州之后,沈辽先前贬谪于永州的悲剧心态才得到了明显的改变,这与池州与永州地域文化的差异关系甚大。可以说沈辽心态由沉郁转向旷达,池州特有的地域文化起到了甚为关键的角色。他以选择隐逸池州为乐,而池州的九华山、秋浦、齐山.以及池州的地域文化带给了他潇洒自得的心态。他又仿效李白、杜牧等人,开凿了池州的左、右二山,不仅为池州的地域文化涂上了浓厚的一笔.而且使它们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抹去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张祜是晚唐时著名的平民诗人,其诗作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张祜的政论诗具有《风》、《雅》骚怨讽谏的精神;山水题赠诗状物精工,绘形传神,风神独具;近体诗格律严谨精巧,善用对仗;边塞诗及宫词等雄浑朗丽、清俊精美。  相似文献   
5.
张祜的《题润州金山寺》是镇江金山寺众多题诗中知名度很高的一首,然对该诗历来褒贬不一。实际上它虽然存在一些瑕疵,但总体上仍超越其它金山寺题诗,不失为"金山绝唱"。  相似文献   
6.
唐诗人考辨五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包括五篇小文章,都是有关唐代诗人考证的.历来对于这五位诗人,或是有关其著作,或是有关其生平事迹,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徐凝有四首诗为徐嶷之作"考证了<唐诗纪事>卷五二所收徐凝的四首诗实为徐嶷所作;"牛僧孺的家世及其早年事迹"则考证了牛僧孺早年在江西的一段生活;"贾岛与唐宣宗事不诬"则肯定了贾岛遇宣宗微行的记载;"唐有两张祜"则认为一张祜是盛唐人,一张祜是中唐人,并大致区分了两张祜相混淆的作品;"李廓事迹与卒年"不仅勾勒了李廓的生平,而且确定了其卒年.这些对于唐诗的研究具有廓清事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般的诗论家认为,中唐著名诗人张祜只是以宫词和山水寺庙题咏诗著称于世,其他的诗歌则少有价值。但通过对张祜诗集的全面爬梳,发现其咏史、寓怀、投献诸诗有济世报国、志趣高尚,关心国运、悲悯生民,讥刺奸邪、讴歌贤良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展示了诗人的思想与个性。  相似文献   
8.
中晚唐之交处士诗人张祜虽没有系统论诗之作,但其现存的少量论诗诗体现了对风雅精神的一贯推崇。其创作与诗歌主张是统一的,他的咏史诗和向来被人误会的宫词都含蓄隐晦地表达了讽谏之意,表现出哀而不伤,“谏讽怨谲”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祜与佛道     
作为中晚唐时期的下层文人,在张祜的身上仍然体现着整个唐代的共同特性:以佛道来缓解心灵的压抑。而这种共同性,也正是诗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张祜青年时期风流倜傥,狂放不羁。中年开始为进入仕途而奔波,却受到元稹和白居易的贬抑。张祜从此绝意出仕,以布衣而终,晚景凄凉,身后悲惨。张祜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格律严谨,在当时颇有名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