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作为初唐渐盛时期的诗人,张说诗歌的过渡性一方面表现在他对诗歌题材的深度有进一步的开掘;另一方面表现在其诗呈现出清丽与阔大相兼容的特色,从而将魏征的南北文风融合论付诸实战。加速了“盛唐之音”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王铁 《新闻传播》2007,(5):24-24,7
媒体竞争都到这份上了:主持人要个性“话”(说话有个性);长像要惹人(不要俊的要有特点):评论要会挖苦、会抬杠(杠子抬的不绝不行):互动起来不损人不行,话题不特色不行。到了2006年年底,哈尔滨经济广播民生频率的新闻人傻眼了,这年头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一百单八将将将都开场亮相了,怎么让听众喜欢?领导下令出新招,难是真难,一天民生频率的男老张和女老张闲唠时,天南海北地扯,突然灵机一动,咱俩老张说个事呗。  相似文献   
3.
张说的创作实践看,其围绕时代性主题为基点与核心的多样化表现特点,几乎可以视为那一时代各种艺术方式与类型的综合。张九龄的诗歌创作在精神上和张说有一脉相承的地方,而且他的背景和张说又十分相似,所以应该说他与张说对盛唐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也很类似。其诗歌更多地表现为在穷达进退中保持高洁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4.
张说在盛唐时期有着卓越的文治武功建树,对盛唐文化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玄宗一起创造了适合人才成长的、宽松融洽的社会人文环境,积极地促进了盛唐文化高潮的到来。其出将入相的经历、卓越的文治武功建树,对士人产生了积极的感召力量,成为可以追求而得的新型模范,高扬着士人的精神气质。张说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5.
石墨清风 《家长》2014,(Z1):23-26
正同事小张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那严厉的措辞仿佛是对家人的斥责。她说她的老公脾气暴躁,与孩子关系紧张,夫妻很难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孩子的问题也非常多。有一次,孩子交了白卷,老师找这位小张深谈了一次,她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来,她找我诉苦。我首先了解了详细的情况,比照她的网上留言,我惊奇地发现,小张的描述和我看到的事实竟然南辕北辙。当然,小张并不是故意隐瞒,她当时真诚地认为,问题都在老公和孩子身上。从具体事实出发,我却发现所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说是初、盛唐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对文坛的贡献不仅在于诗文创作,而且,因其显赫的政治地位,他的文学活动对文士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以文坛宗主的身份援引大批文士进入仕途,开以文举人的风气之先,并代代流衍,由此呈现出开元间政坛的独特风貌和文坛的繁荣景象。这种风气是在唐代统治者重文政策和科举考试导引的社会氛围中形成的,也是开元盛世在人才使用上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7.
词义探源     
月老即月下老人,指媒人。传说唐代韦固在宋城遇一老人在月下捡天下婚姻之书,囊中并有赤绳,一系男女之足,则必成夫妇。后因称管婚姻之神为月下老人或月老,并代称媒人。泰山指岳父。唐玄宗到泰山祭祀天地,张说做封禅使,按唐朝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升迁一级,而唯独张说的女婿郑镒连升五级,  相似文献   
8.
张说是北宗禅的修习者,也是将北宗禅与诗歌创作结合起来的实践者和提倡者,表现在文学上,即是对诗歌内容的"禅理"和诗歌情感的力度与蕴藉特点都有着特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说作为初盛唐过渡时期的文坛领袖,以他既重风骨又重文采的通达文学思想,既不非薄古人又能正确对待今人的公允平稳的文学批评态度,影响了开元文风,对盛唐文人的文学观念、文学风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虬髯客传》作者的论述问题,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但至今仍然看法不一。在归纳前人的几种看法的基础上,根据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分析张说、裴铏以及杜光庭等人创作的可能性,最后得出《虬髯客传》的成书是一个累积型过程,并且真正的最后定稿者当已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