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近日在研究安东早期革命历史档案中,意外地在政府全宗(8-1-12-1949)单,发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同志1949年9月20只在安东市(即现今的丹东市)解放后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上的一篇讲话记录手抄件。共两页,纸质粗糙,已经泛黄。文稿题名为:“洛甫讲话”(洛甫,是革命战争年代张闯犬的化名)。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党史上,张闻天曾在短期内当过党的总负责人(亦称总书记),遵义会议后三年多存在着“洛(张闻天当时笔名为洛甫)毛合作”的领导体制。不过这位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型人物,一向愿意钻研理论而不长于具体事务,曾三次主动“让贤”,被传为佳话。[编按]  相似文献   
3.
张闻天外交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闻天同志十年外交生涯中,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极富合理性的外交思想和看法。表现在:对当 时国际形势科学、准确的判断;主张建立广泛的国际和平统一战线;坚持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革命不能 输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论抗战时期张闻天对三民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抗战时期成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然而,即使在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中,也还包含有旧三民主义的内容,从而形成新旧内容杂陈、进步交保守并存的现象。这就给他身后的解释者们以各择所需、各唱各调的可能性。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应该如像他们研究共产主义一样,好好研究三民主义。张闻天关于三民主义发展性、真假三民主义等的研究,是抗战时期思想理论战线和抗日救亡的迫切需要,其研究成果,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时期形成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认识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闻天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一生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道德自学和实践方面,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解剖自我、承认错误;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等几个方面,无不显现出其伟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张闻天的长篇小说《旅途》是一部充满着精神自居感的爱情与革命的浪漫畅想曲。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精神,确立了书写爱情与革命的新策略:即自居的精神气度凸显主人公王钧凯人格精神的独立品格,赢得爱情的自主权;以共同的叛逆性格与理想的革命诉求彰显双方内在的情感动因;以精神的共鸣升华爱情的崇高感。在环境表现上,以自负的心态化历史事实为心理事实,同构爱情与革命的精神动力。这种强烈的具有精神自居感的浪漫主义书写图式,是五四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浪漫主义精髓的承续,它不仅开启了革命文学的先河,也创造了革命文学的新范式,为后来的革命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话联系,我先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区东北角的张闻天小女儿张引娣家.引娣老人那年(2000年)已76岁了,象极了她的父亲张闻天,看上去干干净净的,说起话来轻声轻气,让人不由得也心平气和.在她家只容得下一张沙发和一张小方桌的客厅里,我们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乌江南岸 毛泽东挥泪送衣给干人 1934年底,湘江惨败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为挽败局,毛泽东力排众议,在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下,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进入了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省境内。 进入贵州境内的红军指战员们惊异地发现,这里的穷人瘦得只剩皮包骨,被形象地称为“干人”。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  相似文献   
9.
张慎趋 《出版史料》2010,(4):111-115
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初次发表并出版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是刘少奇同志于1939年7月8日和12日在延安应时任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的邀请而作的讲演,讲演系统阐述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修养的内容和方法、思想意识修养同学习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思想素养。张闻天作为共产党早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其早期思想中虽然充斥着一定的“左”倾成分,却也闪烁着实事求是的火花。伴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张闻天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实事求是的思想素养促使他最终远离错误思想,进入到正确的思想轨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