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排球近体快球的教法研究,对近体快球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论述了近体快球的教法步骤与练习方法。指出了近体快球的技术重点与难点,亦对扣近体快球练习时常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男子排球队在历史上曾有过巅峰期,与技、战术发展和创新有一定关系.但近年战绩不佳,经分析论证,认为我国男子排球队要想在奥运会上与欧美高大型诸强抗衡,在阵容配备方面不宜再采用"五一配备",应改用"四二配备",战术运用和发展方面,应具有创新理念.根据实验结果,主张在传统快攻战术的基础上向立体快攻发展,利用单脚冲跳技术,扣高点快球、高点短平拉;战术可向前后排立体重叠、立体错位、立体交叉等多维空间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塞尔维亚、澳大利亚、伊朗男排快球起跳点和击球点与进攻效果为研究对象,使用Dratfish软件测量并分析,研究起跳点、击球点与进攻效果的关系。同时,找出中国男排快球进攻当中在起跳点、击球点与进攻效果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期望以此帮助中国男排提高排快球进攻命中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比不同高水平男排队员的起跳点、击球点与进攻效果,中国男排可以打出高质量的远网快球进攻;高水平男排运动员快球进攻的起跳点和击球点与进攻效果关系十分密切;中国男排副攻手的短平快进攻的击球点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比较相同进攻人不同效果的起跳点、击球点发现,中国男排副攻手在短平快进攻时击球点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5.
传球是排球运动中一项最基本的技术,无论层次高低的队,运动员都离不开此项技术.传球的优点是便于控制球.传球技术主要用于二传,是由防守转向进攻,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必不可少的技术,娴熟的传球技术是比赛场上胜利的保障.传球的技术直接影响战术的实施,因而二传手是场上的核心,是进攻的组织者,指挥者,是桥梁和纽带.此外,传球还可以作为防守与进攻技术来使用,如利用平快球把球直接传到对方场区的空档,达到进攻的目的.本文着重论述普通高校女生在仅有的几次传球课中,从手型、击球点、手指弹力等技术关键上学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传球产生兴趣,并掌握传球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6.
棒球投手投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全国棒球联赛上场一线投手为研究对象,选取两名外援及三名优秀国手为优秀组,上海队投手的五名队员为一级组.用JVC L9800高速摄像机选取100格/s的拍摄速度对投手前三局投球动作进行平面定机拍摄.用SBCAS2图像解析系统对投手投快球动作进行动作技术分析.旨在探讨我国棒球投手投球技术特点,为提高投手的投球技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专家邮箱     
球速和稳定性的选择我喜欢打比赛,碰到水平比较低的对手,我就以稳取胜,很简单,hold住。但是碰到那些比我还稳的对手时,我就hold不住了。一加快球速,稳定性就会降到非常低。但是继续稳下去我还是会输掉比赛,因为对手不但打慢球稳,打快球也挺稳,我该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3年全国排球联赛上海男排进攻战术的运用和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男排在保证2、3号快攻战术中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掩护进攻运用的基础上.突出了4号位的强攻,在2003年的全国排球联赛中进入决赛,充分体现出了自身的战术风格和特点。在进攻统计中,短平快技术的运用上明显多于前6名的队和前3名的球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上海队在4号位进攻和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上与前5个队相比,在统计上虽无显著性差距,但在比赛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现代排球比赛需要的是在各位置上均能够扣球的全面型进攻手。本文通过对四号位扣拉开球,三号位扣快球、后排扣球这三种扣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揭示三种扣球技术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并通过优秀者和较差者的比较,找出较差者的主要差距,为培养全面型进攻手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招夺胜     
正星期二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了尤溪一中打乒乓球。我接过球拍,心里想:上回与陈彬对阵,他用了新招,打得我一败涂地。今天我可不想再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了,何不用对手的招数"拉"和"盖"来制伏对手?陈彬发球了。他时而"吊"球,时而"盖"球,时而"捞"球。我只觉得眼花缭乱,好几个球都从我的眼皮底下跑走了。轮到我发球了,我看了看陈彬说:"我们来拉’球行吗?"他用不屑一顾的眼光看着我,说:"好!你爱怎么‘拉’就怎么‘拉’,我奉陪到底。"我把球往上一扔,迅速地把球拍对准位置一擦,只见一道弧线,一个快球就落到对手的球桌。对手措手不及,扑了个空,球就从他的右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