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4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宁 《大众科技》2012,14(4):127-128
当水样浑浊时,水样消解不完全,有机物对总氮的测定造成了干扰;当水样中的氮以氨氮为主要存在形式时,在消解过程中部分氨氮转化成氨气逸散造成的损失,使得总氮的测定值偏低。文章通过实验表明,可以对浑浊水样进行过滤以及对氨氮含量高的水样进行稀释来解决总氮测定值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英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4):108-110
本文介绍了河流总氮水质模型发展的三个阶段,对水质模型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分析了目前主要的河流总氮水质模型和综合模型,介绍了在河流总氮水质模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洱海及上游主要湖泊底泥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洱海全湖范围内的7条采样样线及上游3个主要湖泊的底泥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总氮、总磷2个参数,分析洱海沉积物的氮磷含量及其分布特性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洱海7条样线底泥中总磷的平均值达到266.80 mg/kg,极大值为818.20 mg/kg;总氮含量的平均值达到513.60 mg/kg,极大值为1 975.40 mg/kg。洱海上游3个主要湖泊底泥总氮、总磷含量实验测定结果为总氮的平均值为370.00 mg/kg,极大值为1 397.20 mg/kg;总磷的平均值为52.43 mg/kg,极大值为140.20 mg/kg。总氮、总磷含量与辐射乡镇的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呈正相关,总氮含量还与年人均收入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用TiO2光催化氧化将巢湖水体中各种化合物含的氮转化为硝酸盐后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同时研究了各种光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氮的降解率影响.结果表明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00-0.35mg/L,检出限为2.55×10-3mg/L.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环保部相继修订并颁布了多项新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于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国标《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相应废止.修订后的方法对总氮分析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很大提高,但按照新标准分析仍有总氮空白值偏高的问题.本文从仪器设备、实验用水、试剂质量、消解程序、过硫酸钾溶液配制和保存以及实验室环境6个方面,进行对比试验来探讨水质监测中总氮空白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6.
抚仙湖西岸牛摩河氮素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年旱季和雨季,采集牛摩河主河道及河口湿地水样测定其TN、氨氮和硝氮的含量.监测结果表明:牛摩河在雨季氮污染程度总体比旱季高,且雨季河道上游到下游氮浓度缓慢增加,旱季则缓慢下降.旱季河道水体中的氮形态主要以氨氮为主,雨季则以硝氮为主.从监测结果看,河口湿地对脱氮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出水依然为劣Ⅴ类.因此,牛摩河流域的环境治理工作应该以农业非点源治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水质中总氮测定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氮测定过程中,实验条件的质量、操作过程直接影响分析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如何保证分析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成为测定过程的关键之一。从实验室用水、试剂影响、器皿影响、操作过程、压力消毒器温度及环境条件等方面作出分析,以此指导实验室操作实践。  相似文献   
8.
微波消解-电极法测定水体中总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家用微波炉消解水样,以硝酸根选择性电极测定水样中总氮的含量.在微波消解功率为640W、消解时间为7 min时,回收率在93%~110%之间,结果与标准方法相一致.与标准方法相比,本法具有快速、操作方便、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特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水质总氮测定过程中,试验条件和操作过程直接影响水质样品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从水质总氮测定中需要注意的要素入手,分析了空白值偏高、波动和NH3-N值高于总氮值等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着重对实验室用水、试剂影响、器皿影响、操作过程、消解温度、消解时间以及消解冷却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用螺旋藻吸收去除尿液中氮、磷和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资源化回收利用尿液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问题,在实现尿液培养螺旋藻的基础上,探讨螺旋藻对尿液中主要营养物质氮、磷和有机物的吸收和去除.螺旋藻对尿液中氮素的吸收与螺旋藻生物量的变化保持一致,最大吸收率可达59.92%;尿液中约64.15%的磷被去除,其中螺旋藻的理论吸收约占39.24%,其余24.91%可能以沉淀形式离开尿液;螺旋藻对尿液中有机物的吸收最高可达58.4%,尿液中的有机物有助于螺旋藻的生长.研究结果为尿液的资源化回用开辟1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