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76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作的一项关于"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和满意度"的抽样调查显示,81%的受众认为媒体的"批评性报道太少,舆论监督力度不够",74.8%的受众认为媒体"对本地政府监督不够",75%的读者认为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可信度和监督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的《裘力斯&;#183;凯撒》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悲剧之一,该剧的语言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运用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从语境信息、会话含义、指标语、言语行为和语俸等方面来分析《裘力斯&;#183;凯撒》,有助于更好理解莎翁纵横开舍、曲折多变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3.
4.
王留 《东南传播》2022,(5):63-65
民进党当局在“反陆抗中”的错误道路上越行越远,导致台海局势持续严峻,对台宣传的新型传播方式——对台新闻短视频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将对台新闻短视频置于多模态隐喻的视角下,通过剖析其多模态协同效应和多模态隐喻的运作机理,归纳总结出更贴合构建台湾同胞对祖国认同感的宣传方向和话语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对台宣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彭湘蓉 《采.写.编》2006,(3):39-39,43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关于新闻传播的观点和学说的理论体系.虽然邓小平较少直接论述专业新闻传播,但他对党报和党领导的媒体工作有过许多指示、讲话,从中可梳理出关于新闻事业的性质、作用、特点等新闻思想,并且邓小平把新闻工作归入政治思想工作,在那些与新闻宣传有关的思想政治战线方面的文章和论著里也自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他的新闻思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总设计师和最权威的领导人,邓小平在从党和国家建设的大局考察新闻传媒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要成为国内外受众沟通对话的渠道、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发表了许多远见卓识,并渐成体系,形成完整的邓小平新闻思想.本文主要从媒体开展批评性报道,实施舆论监督的角度来论述邓小平新闻思想,体现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处着眼,正确把握导向。批评性报道要做到“帮忙,不添乱”,需要媒体和记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站在大局高度思考问题。对于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中的问题诸如下岗再就业、三农、国企改革等关于国计民生的问题,一味地盲目批评,只会造成公众的心理恐慌,增加政府的压力,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媒体应该站在大局的立场上,选择一定的典型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创造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对一些敏感问题,媒体要注意正面引导。如反腐败的批评性报道,应该坚持慎重选题、坚决揭露、注重效果的原则,以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对一些大案要案的报道,要通过选…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何时起“灭火”这个词被新闻人借用,且已成为口头语。灭火本是消防队员的职责,为啥新闻人也提及“灭火”,原来这里的“灭火”是指把带有批评性的新闻报道压下去,不让刊播。近日我去一个县采访,见到县报道科的同志,我随便问了一句,现在咱们科多少人?“15个人”。我一听很激动,因为新闻报道队伍这么壮  相似文献   
8.
《生活报》几乎每天都有突发性、批评性报道,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探讨怎样才能把这类报道搞好。同时,我们认为,不仅仅是生活报,时下,许多新闻单位都把突发性、批评性报道作为吸引受众视点、提升媒体卖点的一件“利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新闻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涉足面越来越广,其对经济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新闻报道中,一方面,经济新闻就最新的经济动向,向广大受众做出信息传达、消费指导等;另一方面,经济新闻尤其是批评性报道,由于未把握好正确的经济舆论导向,导致企业破产、市场低迷、消费利益受损的严重后果。去年10月以来,媒体关于“豫花”牌面粉的报道,就是对经济新闻报道失范的又一次警告。  相似文献   
10.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话语研究教授托伊恩·A·梵·迪克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新闻。他认为,作为一种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是“对过去所发生的政治、社会或文化事件的报道”。并且说“为了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乃至和他原先的认知体系融为一体,新闻内容本身就要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如果新闻命题要被接受为是真实的或可能的,那么就需要有其他的方式来增加它们的真实性或可能性。”①在现实的新闻话语的言说过程中,为了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新闻传播者往往要考虑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一些策略性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