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晋书·列女传》对于女子事迹言行的选材与编撰并没有脱离唐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其仍然以表彰妇女的节烈孝义为主。不过《晋书·列女传》对于有识鉴的才智女性的褒扬,不但表现在传主的数量上与忠贞女子最为接近,对于这类女性的描写与颂扬也远较忠贞女子丰满。《晋书·列女传》与自身所标榜的妇女节烈之德有矛盾之处,更显得与唐代官方史学对女德的看法步调不甚协调。这种不协调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与史学思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班固在<汉书>的撰述中,继承和发展了<史记>自注的方法,以自注形式说明正文,阐发见解.本文围绕<汉书>诸志、表以及纪传中的自注,试图对<汉书>自注的内容和形式、历史影响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文本、美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渊源,指出中国传记文本可分为史传体“纪传”模式、“列传”分类模式、“论赞式”叙述模式、“序传式”自传模式四种。两汉时期出现的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以其鲜明的美学风格,影响后世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成为“撰述”与“记注”这两种传记艺术风格的美学渊源。中国传统文化极看重人生之“三不朽”。撰写传记以求“不朽”的文化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章家心中,代不乏人且成为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这强烈地显示了中国文学文化不同寻常的延续性,并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4.
“六经皆史”说是章学诚站在学术史的立场通过对传统史传文体的批判而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史学命题,它不限于对史传文体做客观的分析,而是重在探究撰史的作意,强调专家之学。他所提出的记注和撰述传史理念,是对刘知几言事分立、相兼观点的深化;而“《书》亡而后《春秋》作”的命题具体勾勒了先秦两汉史传丈体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吕达、吕仁父子两人的三方墓志进行重新校释,并探讨了吕达一族的族属、籍贯与官职等问题,认为吕达一族乃后凉氐人后裔,他们在以郡望别姓氏、以郡望别贵族的社会背景下,假托东平吕氏以保持家族的仕宦地位。本文也对吕达、吕仁两人墓志的撰述与所谓"伪刻"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作家姓名著录存在本为一人误为两人、人名用字错误、同姓名的两位作家未加区分、同一作者分卷著录、因文献依据错乱而致误等疏失,现从十二个案进行考辨。在订正疏误的同时,也为考察桐城文学渊源和撰述提供新的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建国之初,美国民众缺乏积淀于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为了唤醒美国人的国家意识,历史学家着手创造有用的过去,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式都明确表达和界定了独一无二的国家特性。早期史学家通过独立战争界定外部敌人将美利坚民族整合到统一的叙事框架当中,运用美德的、英雄人物的价值观凝聚、展示美利坚的国家特性;班克罗夫特是全美历史的开创者,他将各州的历史纳入全国史的范畴,着重阐释美利坚合众国自由的、进步的故事;随后,专业史学家在科学治史方法的指导下赋予美国国家特性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是为数不多的有着历史撰述传统的古代文明地区。希罗多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叫做ιστορια,而修昔底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则称为συγγραφω。两者本来是有所不同的,可是近代以来,学者却用history一个英文词来翻译这两个希腊词,结果,造成这两种撰史方法的差异日渐模糊。按希罗多德的ιστορια方法,在撰写史书时,是先叙事,后析因,即先把他的ιστορια成果,也就是波斯战争的事实展示出来,然后再把战争的原因分析清楚。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才是切合自然的考察方法,符合知识生成的法则。而修昔底德的συγγραφω方法则集选题、叙事、述因、致用于一体。特别是συγγραφω采用先述因后叙事的写作方法,与希罗多德的ιστορια有着明显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只评论了希罗多德的《波斯战争》,而没有介绍修昔底德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重新探析修昔底德συγγραφω的撰史特点,对于理解古代希腊史学的多元性,重新梳理希腊史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祯卿撰述颇丰,大体可分为诗文集、倡和集、诗论、子史杂著四类。诗文集有《迪功集》六卷,《徐迪功外集》上、下卷,《徐迪功别稿》五卷,《迪功集》六卷附《谈艺录》一卷《重选外集》四卷,《徐昌谷全集》十六卷等;倡和集有《太湖新录》、《江南春词》、《朝正归途倡和》三种;诗论有《谈艺录》一卷,另有《诗谱》三卷疑非徐祯卿所作;子史杂著有《新倩籍》、《异林》、《翦胜野闻》三种。徐祯卿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赋、文上,子史杂著则给其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元代回回学者不但在科学技术、儒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史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他们除参与官方的修史活动和经史翻译外,还从事史学的私家撰述。回回学者的史学成就是元代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多民族史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